■本报整理报道
乡村振兴是国策,更是西部学赶超其他地区,实现共同富裕奔小康的重要抓手。因此,乡村振兴自然再次成为住西部代表委员密切关注的热点。
乡村振兴与特色产业结合
“我关注的问题来自田间地头、种植养殖一线。”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说,今年全国两会他带来了《关于乡村振兴中如何借鉴“千万工程”来实现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的建议。吴德说,只有乡村变得更美,乡村环境变得更好,产业蓬勃发展,大家才愿意在乡村留下来。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学什么?怎么做?吴德介绍,2023年,四川农业大学推进“两大行动”,投入1亿元经费,持续推进学科、人才、团队、科研协同发展,形成一批理论突破和科技成果;与广东省农科院等单位联合成功创建猪禽种业全国重点实验室,同时推进崖州湾国家实验室西南基地创建工作,涌现出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全年登记科技成果4087项、同比增长48.4%。吴德在采访中说:“农业的新质生产力尤为重要,新就是要有创新,要产生颠覆性的技术,比如我们生物育种、基因编辑和生物合成技术在农业当中的运用,就可以培育好的品种,进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因此,就是要大力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把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到乡村振兴中来。”
在吴德看来,浙江“千万工程”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产业兴旺。吴德认为,要突出产业振兴,把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与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无论是种植养殖业还是农旅融合新业态,乡村在产业发展上都要有“独门绝技”。
目前,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已被定位为四川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抓手,具体该怎么做?吴德建议,需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维护保养。这些好的基础条件对于人才返流也能够起到一个关键性的基础作用。“首先是要宜居,关键是要推进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后,我相信会有人从城市回流到乡村。”吴德说。
把数字乡村建设融入城乡融合发展规划
“今天听取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十分贴近民生,让人很感动。”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陶勋花展示了她密密麻麻的笔记。
此次,她带来了关于加强数字乡村建设的建议。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数字化浪潮中,数字乡村建设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条件。随着数字技术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场景拓宽,加之新时代农民信息技能的提高,涌现出一批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短视频平台,“乡村博主”等农村新业态,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发展治理注入全新动能。
在陶勋花看来,在这股浪潮的背后,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存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滞后、数字信息覆盖质量不高、信息科技支撑不足、人才吸附能力欠缺等问题,亟需做好“强基础”“补短板”等关键工作,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我建议加大政策支持,把数字乡村建设全面具体融入城乡融合发展规划之中,从多渠道多领域全面鼓励和支持乡村基层的数字化创新,并全方位完善精准有效地配套政策制度。”陶勋花提到,完善基础设施,可以加快推动乡村地区5G、物联网、千兆宽带网络发展,持续提升乡村网络质量水平,不断完善涉农信息服务和终端供给,为乡村数字化转型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村务等,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各领域深度融合发展,同时,加强政府统筹,推动城乡间数字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
陶勋花还表示,可以根据项目投资额度,分级、分类建立多维度的评价验收体系,解决项目验收的实操难题。在她看来,还应该加快构建覆盖自然资源管理、生态文明治理、村务管理、村民服务、文旅发展、电商产业等多方面的数字乡村治理综合应用平台,从而全面提高乡村施政反应速度和行政决策质量,提升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我们要鼓励数字化企业及专业人才聚焦乡村数字化产业创新发展,为乡村数字化发展提供新动能。”
体育赋能 特色敷彩
2023年,“村超”“村BA”“村排”等一系列乡村赛事接连火爆“出圈”,成为热词,吹响了体育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号角。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新的一年,乡村赛事如何继续保持热度、一路繁花,发挥助推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多元功能价值,引发不少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热议。
全国人大代表、来自“两江村赛”发源地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汤越强分享了两组数据。“2023年,‘村BA’举办地台江县接待游客289.14万人次,同比增长74.8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33亿元,同比增长94.66%;‘村超’举办地榕江县接待游客760.85万人次,同比增长52.1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3.89亿元,同比增长73.94%。”
“‘村BA’‘村超’已发展为‘体育打头、文化助阵、经济唱戏’的乡村振兴和区域发展新引擎。”汤越强说,“村BA”“村超”的持续“出圈”,带来了线上线下的巨大流量,加快了文体旅商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的步伐,有效激活了乡村发展的内在动力,为黔东南州乃至贵州省的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村BA”“村超”“村排”等乡村赛事所彰显的多元功能价值,是我国全面建设体育强国的“题中之义”。
“希望推动体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这是新形势、新任务,也是建设体育强国过程中需要追求的新高度。”鲍明晓说,“村BA”“村超”让体育成为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区域资源利用和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是群众的创新和创造,契合了乡村振兴建设、体育强国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和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时代背景。
“‘村BA’‘村超’等既是体育活动,也变成了活跃社区、促进地区发展的重要平台,意义得到了拓展。”他说,“群众通过参与体育运动,也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这也是群众体育的一个变化。”
乡村赛事具有如此多元和巨大的功能价值,如何让其“流量”变“留量”,“一时火”变“一直火”,“星火点点”变“星火燎原”?不少代表委员表示,各地要夯实群众体育服务基础,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发动和引导群众,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
立足资源优势,塑造体育品牌。“乡村赛事的蓬勃发展,说明群众对健身和体育设施的需求,有了从量到质的提升。我们要用公共服务的概念,赋予体育更多的意义,引领更多人参与体育运动。”汤越强表示,各地要树立起体育文化和体育品牌的概念,围绕各自的运动传统和地方资源,主动谋划、高度统筹,打造乡村赛事的“一县一品”。
深化城乡互动,探索全新模式。“未来,像‘村BA’‘村超’这样的赛事要想可持续发展,在坚持本土化、坚守‘乡土味’的同时,可以考虑深化城乡互动。”鲍明晓表示,比如让台盘村和贵州省贵阳市深入互动,拓展乡村赛事和活动的地域与文化空间。“城乡深入交互起来之后,可以带动农副产品销售,促进赛事品牌传播,推动更大的旅游消费,形成可持续发展态势。”
坚持群众主体,加快文旅融合。“‘村BA’‘村超’之所以火,与黔东南州深厚的文化积淀、地域特色、民族风情以及政府引导等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因素分不开。”汤越强说,各地可以借鉴“两江村赛”经验,坚持“人民至上、群众主创、全民参与、民族团结”的原则,结合自身体育和文化特色,顺应群众需求,引导发展乡村赛事,加快推动文体旅商融合发展,做大做强赛事品牌、产生更多赛事综合效益。
希望更多台湾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建设
来自四川省彭州市白鹿顶村的陈贵静,不仅是全国人大台湾省代表团有史以来的首位农民代表,也是全国人大台湾省代表团史上的首位村支书。
3月3日下午,陈贵静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台湾省代表团驻地的新闻中心采访室接受媒体联访时,小到数字养殖场的“跑步鸡”步数统计、直播数据,大到支持台胞台商投身乡村振兴的种种暖心政策,她皆如数家珍,侃侃而谈。
深耕田间地头,服务两岸乡亲——这是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台湾省代表、白鹿顶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陈贵静的真实写照,也是她的工作缩影。
整合资源发展茶园、建设“跑步鸡”养殖场……自2009年以来,一直在基层耕耘的陈贵静,对农业农村的发展最为关注。
“为人民做实事,为群众办好事。”陈贵静用自己的光与热回馈着这片热土。
如今,白鹿顶村已摘帽昔日的“贫困村”,发展成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如此的成功经验,极大激发了陈贵静身边很多台湾同胞对于投身祖国大陆乡村振兴建设的热情。
“近些年,有很多台湾青年来到四川,结合自身经验、专业优势参与、融入乡村振兴建设。”陈贵静表示,这对两岸农业发展、基层治理经验的交流都很有促进作用。
作为四川省台联副会长,陈贵静希望更多台湾同胞,特别是台湾青年加入祖国大陆乡村振兴建设的队伍中,切身感受祖国大陆高质量发展,共同讲好两岸融合发展的故事。
无限广阔的天地与机遇,“接地气”的惠台政策。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愿意来到祖国大陆创业发展、安家落户。
“许多台湾青年还没有来过大陆,相信他们来过之后,会对祖国大陆有更真切地感受与体会。希望两岸同胞越走越亲,两岸融合得越来越好。”
聚焦产教融合
“作为一名农业职业教育工作者,我希望能够培养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并通过实施贵州省职业教育‘技能贵州’行动计划项目推进产教融合,进一步赋能乡村振兴。”近日,全国人大代表、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系教授邱宁宏说。
1995年,毕业于贵州农学院(现贵州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的邱宁宏选择回到母校遵义农业学校(遵义职院前身),从事植物保护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执鞭教坛30年来,邱宁宏以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农技人才为目标,不断学习最新植保技术、优化植物保护课程教学方法、聚焦产业开展科研项目,用实际行动带领学生投身乡土,走上乡村振兴一线。
为让植保技术真正得以应用,邱宁宏把课堂设在田地里,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科普病虫害知识和防治技术,不仅让学生得以实践,还帮助田间地头的农户解决不少技术难题。
近年来,她依托省级科研项目,采集鉴定出遵义主城区园林植物害虫313种、园林植物病害300种。在遵义市红花岗区森林病虫害检疫防治站实施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项目中,邱宁宏担任技术指导,帮助鉴定林业病虫害标本92种、指导制作病虫害标本200余件,帮助遵义市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鉴定昆虫标本80种。
2023年,由邱宁宏主持的市级科研项目“遵义市辣椒病虫害标本资源研究与应用创新人才团队”,调查记录遵义辣椒病害22种、辣椒害虫27种,并建立遵义辣椒病虫害数据库,为辣椒病虫害诊断与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邱宁宏先后在贵阳、遵义、安顺及江西赣州等地接受培训,并走访调研各地农业农村发展情况及乡村振兴实现路径。她发现,涉农专业建设需要与企业需求紧密联合,搭建相关技术技能平台,推进产教融合,才能培养出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我主持的‘技能贵州’项目——园艺技术专业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中,我们结合专业建设需求及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与相关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在加强团队教师能力建设、建立团队建设协作共同体、构建对接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开展高效的技术技能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邱宁宏表示,接下来,她将依托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规划课题,创新团队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课程内涵,提升教学质量,为乡村振兴培养农业高素质人才。
她还准备了一份关于推进产教融合的建议。“我将在会上关注教育、就业、农业机械化及生态环境保护等议题,结合本职工作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为全国两会带去有价值、有回响的好声音。”邱宁宏说。
建好用好村史馆
“我今年关注的重点是乡村文化,带了一份《关于建好用好村史馆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住川全国政协委员,省台联会长、成都市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潘裕萍介绍,“总书记曾指出: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国家《“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传承,支持建设村史馆,修编村史、村志,开展村情教育。”
潘裕萍说,村史馆既是传承乡土文化、涵养文明乡风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乡村发展历史、保留乡村珍贵物件、寄托乡愁乡情的场所,“加强村史馆建设,对于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塑造具有文化符号和精神地标,发挥其在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巨大作用,具有深远意义。”
为深入了解各地村史馆投建情况,潘裕萍跑了不少地方,“省内,我去了四川眉山、彭州、蒲江等地,省外,我去了浙江、西安、贵州等地。我发现,村史馆在发展地方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方面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建议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改善推进。”
“首先是坚持统筹规划,形成工作合力。”潘裕萍建议,要明确各地方、各级政府牵头主管部门,进一步整合资源,科学谋划,统筹规划,将村史馆建设纳入当地乡村振兴规划、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规划。要深入调研了解当地村庄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要深入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展示内容,要整合各方资源,合力推进村史馆建设,要探索成立村史馆建设基金,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支持,缓解投建资金难题。
其次,要坚持示范引领,激发创建动力。潘裕萍建议,尽快出台“村史馆建设指导意见”,明确职责分工、目标要求等,规范建设管理。在全国范围内择优推行村史馆示范点创建。通过征集村民捐赠的老物件、文物等方式丰富展品,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VR、AR等活化展示方式,让村民和游客能够更直观、生动地了解村庄的历史和文化。针对村史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开展专业培训,同时邀请专家学者、文化名人等开展讲座、展览等活动,提升村史馆的文化品位和社会影响力。
“此外,还要用好用活阵地,注重功能发挥。”潘裕萍给出建议,由各级地方政府以村史馆为文化传播阵地,结合国家法定节假日、重要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宣传教育和文化服务活动,推进乡村德治建设,推动文旅融合。将村史馆规划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强化宣传,扩大影响。开展乡村民俗旅游线路推广等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让村史馆更好地发挥其历史和文化价值,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注入强大正能量。
以法治力量赋能
四川省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是汉源最偏僻的少数民族村。在这个藏于峭壁中的古村落,几十年间,村民出村方式从攀登岩壁到徒步3小时的骡马道,再到乘坐3分钟的悬崖索道,乡村振兴让这个村庄走到社会大众眼前。
作为“悬崖村”走出的第二位全国人大代表,古路村党支部书记郑望春表示,村上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农旅融合持续优化,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村集体经济大幅提升。
郑望春认为,彝族村落不仅要走出去,更要引进来,提高村民文化修养、法治素养。以前遇到纠纷,简单点的以村规民约解决,复杂点的要花上几天甚至更长时间到外界寻求帮助。如今,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汉源县人民法院与古路村党支部进行联建,在党建引领下,抓前端、治未病,为培树乡风文明、促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法治力量。
郑望春表示,雅安中院和汉源法院打造“法律超市”,入驻县、乡两级片区法务中心,让老百姓感受家门口的解纷服务。同时,法院设立涉旅、涉农“法融乡村”法官工作站,将司法服务融入本地花椒、甜樱桃、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为老百姓提供了纠纷调处、法治宣传、文化活动等特色服务。人民法院参与基层治理、赋能乡村振兴的优势,推动古路村走出乡村振兴的“加速度”。
非遗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
“美丽的彝乡不仅有绿水青山,还有特色鲜明的彝族文化。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彝乡,感受彝乡的生活,购买彝乡特产。作为彝绣传承人,我要传承好彝绣、设计更多游客喜爱的产品,宣传家乡,让更多游客到彝乡吃彝餐、穿彝绣。”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乔进双梅豪情满怀。
据了解,马边彝族自治县隶属四川省乐山市。近年来,当地依托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推出采茶节、火把节等特色活动,进一步催热了旅游业。
“我家乡的旅游资源特别丰富,有美丽的风景、美味的彝餐、漂亮的彝绣,游客很喜欢。”乔进双梅说,非常看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前景。要在小、精、美、实用、实惠上下功夫,产品既要突出非遗技艺的精湛,又要让游客觉得实用、实惠,用起来舒心。
作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彝族手工刺绣县级代表性传承人,早在2015年,乔进双梅就牵头成立了马边县首个刺绣专业合作社——马边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她还开设服务站、培训班,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彝绣制作,并通过线上直播销售等方式,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彝绣、喜欢彝绣,给我带来了很大动力。”乔进双梅说,“彝绣是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必须保护和传承好。”
“彝族女孩从小就会刺绣,彝绣的保护传承有很好的基础。”乔进双梅说,一直以来,合作社都在积极开展彝族手工刺绣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一是开展技能培训。在全县分片区、乡镇开展技能培训,目前已经累计培训绣娘超过3万人次。二是开展技艺进校园活动。与县内4所小学、1所初中合作开设彝族刺绣培训班,每周学习一次,为培养传承人打下基础。三是申报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目前,合作社有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人、市级2人、县级5人。
(参与采写:乐文婉、罗 羽、王镜宇、熊茜雯、孙路路、赵建通、丁 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