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zb.xibunews.com/Content/themes/mobilechengdoured/weixinlogo.png
■图文/昆明市人民政府一、概况昆明,别称春城,是云南省省会、滇中城市群中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http://szb.xibunews.com/m/content/2024-11/12/001167.html

等待处理…

春涌滇池五百里,花开昆明万卷书

■图文/昆明市人民政府

一、概况

昆明,别称春城,是云南省省会、滇中城市群中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7个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和3个自治县,总面积21473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483.5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95万人,城镇人口511.52万人,城镇化率73.6%。

昆明地处中国西南地区、云贵高原中部,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处在南北国际大通道和以深圳为起点的第三座东西向亚欧大陆桥的交汇点,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位于东盟“10+1”自由贸易区经济圈、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圈、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圈的交汇点。

昆明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约3万年前,即有人类生活在滇池地区。战国至东汉初,滇池周围的“滇人”建立滇国,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滇文化”。公元前109年,西汉设益州郡,将滇池地区纳入中原王朝版图。765年,南诏国筑拓东城,为昆明建城之始。大理国时称鄯阐城。拓东城、鄯阐城分别为南诏国、大理国的东京。1276年,昆明称中庆城,首次成为省会。“昆明”作为地名出现,则是在唐代。“武德二年,于镇置昆明县,盖南接昆明之地,因此为名。”按此处置昆明县,非今之昆明,乃四川定笮镇(今盐源县境)。唐代为什么把定笮镇命名为“昆明”,记载当中已写得很清楚,系它接近昆明之故。此处昆明仍指昆明族而言,盖汉唐以前,昆明族大部定居云南西部地区。直到南诏、大理国时期,乌蛮、白蛮兴起,昆明族居住的地方,为乌蛮、白蛮据有,昆明族才东迁滇中,聚居于滇池周围。宋宝祐二年(1254年),元灭大理,在鄯阐设“昆明千户所”,“昆明”始作为地名出现,延续至今。“昆明”一词的含义,晋常琚解释说:“夷人大种日昆,小种日叟。”这句话可解释为人口众多的昆明族。明代,大量移民进入云南,昆明汉族人口首次超过本地世居居民。明末清初,李定国等农民起义军、永历帝、吴三桂先后在昆明或建立政权,或建立皇宫。1911年的“重九起义”,推翻了清朝在云南的统治。1905年,昆明自辟为商埠。1910年,滇越铁路修通,使昆明成为一个开放城市。1915年,昆明爆发“护国首义”,全国响应。1919年,设云南市政公所,为昆明设市的发端。1922年,改设昆明市政公所。1928年8月1日,成立昆明市政府。

抗战时期,昆明成为支撑中国抗战的经济、文化、军事重镇之一,成为著名的“民主堡垒”。1949年12月9日,昆明和平解放。1956年,安宁县划入。1958年,富民县划入。1960年,晋宁县(含呈贡县)划入。1983年,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嵩明县、宜良县和路南彝族自治县划入。1995年,安宁县改为安宁市,1998年,路南彝族自治县更名为石林彝族自治县。1998年,东川市改为东川区,与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一并划入。2011年1月,昆明市政府驻地由昆明市盘龙区东风东路17号迁至昆明市呈贡县锦绣大街1号;5月20日,改呈贡县为呈贡区。2016年,改晋宁县为晋宁区。

昆明市域地处云贵高原,总体地势北部高,南部低,由北向南呈阶梯状逐渐降低。中部隆起,东西两侧较低。以湖盆岩溶高原地貌形态为主,红色山原地貌次之。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米~2800米。城区坐落在滇池坝子,平均海拔1891米,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湖、山、石、洞、瀑交相辉映。昆明属北纬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年均日照2200小时左右,无霜期240天以上,年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气候宜人。鲜花常年开放,草木四季常青,有独具特色的花卉、古树、园林名胜,是著名的“春城”“花城”,是休闲、旅游、度假、居住的理想之地。

二、工业发展

2024年,昆明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统筹推进工业强市、贸易富市、旅游兴市、金融活市,在“8+N”重点产业链建设上持续发力、精耕细作,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支撑。

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聚焦兴实体、强制造、抓创新、育集群、促融合,实施“四大工程”,努力在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实施存量优化工程,启动工业技改、技术创新项目100个,推动化工、冶金、非烟轻工、烟草及配套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施增量优质工程,加快云南裕能(二期)、环宇智能科技产业园等50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力争先导新材料、旭合光伏等30个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确保工业投资增长15%。发展壮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对全市工业形成有力支撑。实施前瞻布局工程,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示范,承接人工智能产业转移。超前谋划布局生命科学、新型储能、智能交通等未来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施数字赋能工程,做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聚焦化学新材料等5个试点细分行业,打造市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1个,培育10户市级以上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120户中小企业达到数字化测评二级水平以上,中小企业上云数达3000户。加快算力中心建设,引进算力相关企业3户以上,拓展“算力+”行业应用10个以上,确保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

扩容升级现代服务业。推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推进3个国家级物流枢纽建设,实施18个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重点项目,大力发展跨境物流、冷链物流、智慧物流等,确保现代物流业总收入达3500亿元。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确保金融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打造“金融驿站”不少于38个,力争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000亿元以上,“三农”贷款余额达到5000亿元以上,绿色信贷余额达到3000亿元以上。加大上市企业培育力度,力争上市挂牌企业突破180家。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应用。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打造“会展之都”。深入实施旅游兴市“七大行动”,确保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均增长10%。推动总部(楼宇)经济提质升级,打造特色楼宇集群,新增总部企业5家。

打造产业转移新高地。加快昆明承接产业转移园区、磨憨沿边产业园区建设,深入推进“四区”联动发展,依托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等平台,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重大产业项目,打造多条具有标志性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有力有序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深入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加快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订单式”标准厂房建设,坚持大园区承接大产业,小园区发展特色产业,确保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增速高于全省开发区平均增速,力争国家、省级开发区亩均产值分别达到400万元、300万元以上。

提高科技创新驱动力。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推进“七大攻坚行动”,完善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机制,确保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2300户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00户以上,新认定国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0户。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春城计划”,争取国家、省级外专引智项目8个,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5家、院士专家工作站10家、市级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30人。打造昆明青年工作特色品牌,为全国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贡献“昆明经验”。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城市建设试点。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扎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动滇中新区未来交通科学城项目纳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强化科技服务,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促进“三链”融合,力争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7亿元以上。

上篇:西部大事
下篇:宁川合力 谱写新时代新传奇
分享到

《西部时报》社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8082号

↑ TOP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