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12月2日至13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召开,主题为“我们的土地,我们的未来”。
12月4日,在大会中国馆举办的主题为“推动生态脆弱区绿富同兴 探索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路径”的边会活动上,通过大量实物和图片资料展示以及专题报告、视频展演等形式,宁夏回族自治区向全球介绍防沙治沙技术和成果,传播推广荒漠化防治“中国智慧”和“宁夏经验”。
多年来,宁夏持续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和沙化、荒漠化、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取得历史性成就。1999年至2019年,宁夏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858万亩和307万亩,在全国率先实现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缩减”、程度持续“双减轻”,是中国首个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省份。
当“沙进人退”的局面得到历史性转变,“沙里掘金”成为宁夏治沙者们的新实践。如今,宁夏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科学发展沙产业。充分利用沙区独特的光、热、土等资源优势,发展枸杞、苹果种植等特色产业,走出生态与经济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之路,截至2023年底,全区特色经济林种植面积299万亩,产值达324亿元。宁夏抢抓“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机遇,实施“光伏+生态修复”等治理模式,通过“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推动光伏开发与沙漠综合治理有机融合,实现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宁夏着眼深挖“三面环沙”的奇特景观优势,建成一批沙漠创意文旅项目。一片片沙地得到有效治理的同时,正在变为产业聚集的“聚宝盆”,走出了一条沙海“淘金”的新路。
在做好自身防治荒漠化实践探索的同时,宁夏积极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动国际荒漠化防治知识管理中心在宁夏成立,成功举办5届荒漠化防治技术与实践国际研修班。近5年来,先后有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262名技术人员和官方代表来宁夏“取经”。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创新处处长约翰斯·卡里卡对宁夏在荒漠化治理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以及对全球荒漠化治理的重要贡献表示赞赏。他说,宁夏有力推动了荒漠化防治知识更新与技术创新,为国际荒漠化防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和路径。
(马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