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昆高铁江底牛栏江特大桥首跨顺利合龙
本报讯 1月6日,渝昆高铁江底牛栏江特大桥首跨顺利合龙,为下步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渝昆高铁江底牛栏江特大桥位于云南省会泽县与贵州省威宁县交界处,全桥总长568.8米,大桥横跨牛栏江上游国家Ⅱ级水源保护区,两侧山体呈V形状,施工场地狭窄,便道、临设布置困难,是项目的控制性工程之一。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组织施工,严控关键工序,克服施工难题,最终顺利完成首跨合龙任务,为后续其他连续梁合龙段施工提供了重要经验。渝昆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700公里,全线建成通车后,重庆到昆明的行车时间将从目前的5小时缩短至最快2小时左右。
(李常明)
青藏高原预测资源潜力1.5亿吨
本报讯 中国地质调查局1月6日宣布,青藏高原“十四五”以来累计新增铜资源量2000余万吨,预测资源潜力达1.5亿吨。目前形成玉龙、多龙、巨龙-甲玛和雄村-朱诺四个千万吨级铜矿资源基地。这将更好支持工业大国的需求与发展。青藏高原铜矿资源占中国2/3以上,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冈底斯成矿带和三江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铜矿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可与世界上最长山脉安第斯山脉的世界级铜矿带媲美。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说,冈底斯带仅在东段开展了一些工作,“目前勘查发现的仅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大找矿空间。”目前我国铜消费量大幅增长,由净出口国变成全球第一大消费国和净进口国,年均铜消费量占全球50%以上,外采度连续十年超过85%。
(王立彬)
广西左江黑水河灌区工程开工
本报讯 广西壮族自治区左江治旱黑水河现代化灌区工程于1月3日开工建设。该工程是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和《广西水网建设规划》《郁江流域综合规划》等规划提出建设的新建大型灌区,也是国家“两重”建设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估算总投资76.97亿元,建设工期44个月,供水范围涉及8个乡镇,覆盖城乡供水人口26.69万人。据了解,工程建成后,可以进一步优化调配郁江上游区域水资源,将有效改善广西崇左的农业灌溉和村镇供水条件,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双高”糖料蔗生产基地建设和城乡供水安全,有利于区域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和农文旅融合,对保障国家粮食生产任务及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推进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稳边固边兴边等具有重要作用。
(欧阳易佳)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发布
本报讯 1月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其中提出,有关部门要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监管统筹,加快制定出台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统一金融市场登记托管、结算清算规则制度。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规则对接、标准统一。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经营主体档案数据库,在满足数据安全且不侵犯经营主体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依法依规将经营主体基础信息、用电量等反映实际生产经营状况的信息归集整合,强化与资本市场相关机构的信息共享以及与银行信贷信息的互联互通,为金融机构开展信贷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李自成)
引汉济渭工程水资源调度方案印发实施
本报讯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编制的《引汉济渭工程水资源调度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近日获水利部印发实施。《方案》在统筹考虑引汉济渭工程水源区和受水区用水需求,协调引汉济渭工程与汉江流域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调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引汉济渭工程的调度目标、调度原则,确定了近期调水规模、供水范围、年度调水量等,规范了水源工程、输配水工程的调度方式,明确了调度权责、水量交接、调度监测及信息共享、年度计划编制与下达、执行与调整等管理要求。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横穿秦岭,是从汉江流域调水至渭河流域关中地区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工程自汉江干流黄金峡水库和支流三河口水库取水,通过输配水工程向关中受水区供水,近期多年平均调水量10亿立方米。
(吴 昊)
1月份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回升明显
本报讯 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为51.1%,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其中,商品经营类指数为51.8%,环比上升1.8个百分点;盈利水平和客单价水平指数环比分别上升4.9和2.0个百分点,均创近一年来新高。数据表明,随着春节年货消费以及新一轮家用电器等商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县域市场商品消费更趋活跃,对消费提升拉动作用明显。
(陈 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