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zb.xibunews.com/Content/themes/mobilechengdoured/weixinlogo.png
策 划:张海燕 撰 稿:刘音妤 来怡琴 闫立丽 曹 勇 彭鑫云 李秀峰 李家玲 黄 婧 徐友仁 韦 婵 汪建华 扎西卓玛 白 骅金融作为国民
http://szb.xibunews.com/m/content/2025-01/21/001444.html

等待处理…

金融赋能,西部文旅产业加速度

策 划:张海燕 撰 稿:刘音妤 来怡琴 闫立丽 曹 勇 彭鑫云 李秀峰 李家玲 黄 婧 徐友仁 韦 婵 汪建华 扎西卓玛 白 骅

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是促进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文旅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当文化之韵邂逅金融之力,当旅游之美融合资本之智,必将谱写出一曲曲蓬勃发展的时代乐章。近年来,西部多地文旅相继“出圈”,背后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金融与文旅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推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四 川

创新政企银合作

近年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持续创新政企银合作机制,通过举办金融恳谈对接会、推出“一条龙”金融服务、拓展融资渠道等一系列务实举措,有效解决文旅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推动全省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

2019年以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金融监管部门建立政企银合作机制,推动全省金融机构落实贷款授信和设立文旅支行等合作内容,加大金融支持文旅企业力度,促进文旅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总规划师肖婷介绍,2023年至2024年6月底,全省通过恳谈对接会平台,签署文旅合作协议19项,信贷支持文旅企业109亿元,支持33个优质文旅项目融资58.62亿元,发布181个文旅企业融资需求名单、融资需求462.10亿元,250个文旅项目融资需求清单、融资需求773.57亿元。

不仅如此,四川还通过政企银合作机制,抢抓专项债政策窗口期,创新发行文旅专项债券——成都市锦江绿道专项债券、超长期限(20年期)文旅专项债券——四川省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生态修复及旅游风貌提升工程项目专项债,为项目后续运营发展注入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四川还发布了全省文旅企业融资“白名单”和全省文旅项目融资“需求清单”,连续精准施策为企业解难题。2024年11月,在广元市举办的金融服务与文旅企业恳谈对接会上,共征集到有融资新需求的企业107家,融资需求总额233.6亿元;有融资新需求的项目170个,项目总投资1110.37亿元,融资需求总额558.16亿元。

截至2024年10月底,四川银行已累计为省内文旅行业提供主动授信超620亿元,累计服务文旅企业493家,发放贷款超205亿元。四川银行战略客户部副总经理说:“仅2024年,我们就为53家一般文旅企业发放贷款64.94亿元,为155家文旅普惠小微企业发放贷款6.62亿元。”

据了解,截至目前,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先后与中国工商银行、四川银行等6家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向全省文化和旅游项目提供总额1.1万亿元的授信支持,助力金融机构推出特色信贷产品127余种,为文旅企业投放贷款1288.35亿元,有效解决了文化和旅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内蒙古阿拉善盟

四维度发力助力外籍游客畅游驼乡

中国人民银行阿拉善盟分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相关决策部署,近日联合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支付宝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及辖内金融机构,共同启动阿拉善盟“助力外籍游客畅游驼乡”活动,为外籍在阿游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支付服务。

一个示范区,发挥引领作用。2024年5月29日,阿拉善盟策克口岸支付服务示范区正式成立,示范区成立以来围绕“外卡受理、现金支付、外币兑换、移动支付、账户服务、业务咨询”等方面,以银行网点、星级酒店、旅游景区为依托,通过开立账户、兑换零钱、兑换外币、受理咨询等方式累计服务超3000人次,为境外来阿人群提供入境第一站服务。

两个目标,理清重点场景。针对优化外籍旅客支付体验与提升支付便利性两个目标,中国人民银行阿拉善盟分行联合文旅等6个部门制订《阿拉善盟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 提升支付便利性的工作方案》,围绕“食、住、行、购、娱”等高频文旅场景,构建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种支付方式受理环境,保障消费者支付选择权。

三种方式,优化支付体验。中国人民银行阿拉善盟分行围绕“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工作思路,聚焦星级文旅场景完善支付受理环境。通过布设支持外卡POS设备、支持外卡内绑、外包内用支付码牌,设立外币代兑点或支持外卡取现ATM机具以及发放“零钱包”,实现全盟所有4星(A)级以上酒店及景区外籍人员支付受理场景全覆盖。截至2024年9月,阿拉善盟共有68台ATM机具支持外卡取现,47台ATM机具支持零钞取现;在胡杨林、阿拉善大酒店等重点场所布设4个外币代兑点,累计发放零钱包10949个。

四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2024年9月下旬,阿拉善盟迎来一年一度的旅游旺季,为提升外籍旅客支付便利性,中国人民银行阿拉善盟分行通过网络媒体、传统纸媒、线下活动、投放物料四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财付通内蒙古分公司在胡杨林景区、英雄会举办地—巴丹吉林沙漠、策克口岸国际文化旅游区等近50个文旅点位,包含知名景点、星级饭店及自驾露营地,广泛布放了中英、中蒙文境外来内蒙古人员支付服务指引、财付通中英、中蒙指引、海报,累计投放超4000册宣传物料,提升外籍游客旅游体验,促进阿拉善盟旅游业国际化发展。

广西柳州

助力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

202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柳州市分行聚焦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通过强化信贷政策指导、财金政策联动、产品服务创新、养老环境建设,积极打造“金融+文旅+康养”的融合发展新优势,推动柳州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柳州市分行强化信贷政策指导,组织召开信贷工作会,出台信贷政策指导意见,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加强同民政等部门沟通合作,聚焦旅居养老、康养旅游、康养运动、医药保健、康复疗养、康养食品、康养制造等产业加大信贷资源倾斜力度,有力支持柳州市康养产业发展。截至2024年7月末,柳州市金融机构支持康养产业企业296家,贷款余额29.59亿元。

为满足老年群体文化、旅游等消费需求,降低融资负担,中国人民银行柳州市分行对文旅康养等服务领域实施再贷款再贴现专项支持计划,支持法人机构发挥再贷款作用,向文旅康养企业发放低成本资金。创设财金联动的“文体旅康养贷”产品并向金融机构精准推送相关企业,运用1%的贴息政策引导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养老、大健康、文旅、体育等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202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柳州市分行累计向文旅康养产业发放再贷款资金7366万元,推动32户企业纳入“文体旅康养贷”支持范围。

随着康养企业及老年群体个性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逐步显现,中国人民银行柳州市分行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关心关爱,细分客群,创新专属信贷产品和服务,运用项目贷款支持康养企业扩大生产建设,依托四级服务网络提升金融支持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水平,切实提升康养企业及老年群体金融获得感和满足感。光大银行柳州分行完善手机银行老年人专属“简爱版”及云缴费APP关爱模式,打造手机银行“养老金融”专区,优化“光银岁月”老年客户电话服务专线。桂林银行柳州分行依托“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整合多方资源,与工人医院共同推进“视频问诊”到村头,开立“农村金融+自助医疗”综合服务点超150家,为老年群体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柳州市分行推动出台《柳州市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实施方案》,从银行卡受理、现金支付、移动支付、账户服务、宣传推广等方面为老年群体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柳城农商银行推出全新的“零钱包”兑换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即来即兑”的快捷服务,满足现金支付需求,并利用业务办理间隙主动宣传普及人民币真伪鉴别等金融知识,保护老年群体财产安全。

长期以来,广西农商联合银行积极响应“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号召,聚焦文旅新场景、新业态、新规模,积极支持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梧州市龙圩区苍海湖、骑楼城、苍梧县六堡镇等重点文旅项目高质量发展,拓宽“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场景支付结算渠道,为广大游客、商圈经营者、个体工商户等提供信用卡、扫码支付、手机银行、贷款等全方位金融服务。此次签约,是广西农商联合银行助力激发文旅市场主体活力的又一有力举措。

近年来,广西农商联合银行先后与广西旅游发展集团、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广西广电网络公司等8家区直文化、文旅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支持旅游项目开发、配套设施建设、资金结算服务、融资授信等方面开展常态化合作,累计授信260亿元,支持全区文化、文旅相关产业贷款余额283亿元,为全区文化、文旅产业改革发展注入强劲的金融动力。同时,广西农商联合银行开发上线“乡村旅游贷”“民宿贷”等信贷产品,从促进文旅消费、加大信贷融资力度等方面,助推文旅产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

西藏那曲

金融助力生态文化旅游

202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那曲市分行用好用足投融资政策工具,加大金融支持,助力极高海拔地区打造生态文化旅游新高地。

信贷投放提质效。中国人民银行那曲市分行主动对接高原优秀特色文化继承创新区建设等那曲市重大项目融资服务需求,科学研究制定信贷指导意见,创新丰富中长期金融产品,提供适配度高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不断改进授信评审效率,更好匹配重大项目投资扩产、基础设施建设周期。截至2024年10月末,那曲市各项贷款余额195.19亿元,同比增加25.73亿元、增长15.19%,有效支持基础设施、清洁能源、文化娱乐、乡村旅游发展。其中,绿色贷款余额达32.34亿元,同比增加9.83亿元、增长43.67%,切实以绿色信贷带动绿色消费,赋能绿色文旅产业发展;涉农类贷款余额达86.91亿元,同比增加7.07亿元、增长8.86%,有效促进牧家乐、家庭牧场、游牧文化等特色畜牧文旅产业发展。

主动担当优服务。中国人民银行那曲市分行组织引导那曲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紧紧围绕那曲市委、市政府工作重心,积极主动作为,加大对乡村旅游重点村、美丽休闲乡村、休闲农业重点县、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以及4A级及以上优质旅游景区的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机制,完善下沉式金融服务机制,建立并推广驻企金融辅导员,实行文旅产业清单推送制,提升文旅产业的贷款可获得性,推动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体系。成功向那曲市嘉黎上尼屋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及那曲市尼玛县当惹雍措旅游基础设施2个项目分别发放贷款300万元和400万元。

协同推进聚合力。中国人民银行那曲市分行聚焦那曲市生态文化旅游领域重大项目,优化改善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生态文化旅游领域,更好满足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持续加强政银企合作的深度、力度、频度。2024年以来,联合行业主管部门组织举办10期政银企融资对接会,与58家企业签订融资协议,授信金额达4.07亿元。持续推动支付便利化工作,建立外来人员“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支付保障体系,打造景区支付便利化商圈,提供“零钱包”兑换服务,创设移动支付涉农特色场景示范点,不断完善银行卡受理环境,优化游客支付体验。截至目前,那曲市98个重点商户的POS终端开通了外卡受理功能。

新疆阿勒泰

文旅“出圈” 服务出彩

近年来,农行新疆分行充分发挥金融资源优势,与旅游集团和景区搭建合作桥梁,持续支持阿勒泰地区文旅、农牧业发展,深耕文化旅游餐饮、农牧业等行业产业链,形成“文旅+”多业态协同发展的格局。

在阿勒泰地区,个体工商户通过“餐饮+”形式,提供小卖铺、餐饮、娱乐一体化服务,让游客在享受新疆美食的同时,感受到农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客户孙海莲在禾木景区经营一家山庄,主要提供住宿、餐饮。得益于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孙海莲的民宿生意越做越大,但也面临着资金紧张的困境。在了解到客户的需求后,农行阿勒泰分行迅速行动,开展上门服务,为客户量身定制了一套贷款方案“商户e贷”。该行利用移动PAD线上一键测额功能,贷款流程大大简化,同客户一起算“经济账”“产品账”“服务账”“时间账”,仅用一天时间就为客户办理贷款130万元,满足了客户的资金需求,让客户同时享受到优惠利率政策。

2024年前4个月,农行阿勒泰分行共投放个人经营类贷款2亿元,有力支持719户商户发展。

“场景+”收款遍布商超

为使游客获得更佳消费体验,在旅游旺季来临之前,农行阿勒泰分行组织青年员工突击队,对布尔津县景区60多家商户的农行收款码设备巡检,为新受理的商户迅速安装系统,让传统老店在农行金融科技的加持下,跑出收款加速度。

景区内的疆禾商店天天人头攒动,仅2024年“五一”5天假期交易笔数就达到3000余笔,刷新景区内农行收款码交易频次纪录。“幸好在旺季来临前升级了系统,不然收款真来不及。”负责人张婷表示。

阿勒泰被称为“神的自留地”,夏季苍翠深远,冬季白雪皑皑,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打卡体验。

农行阿勒泰分行紧密围绕“文化+旅游+科技”城市特色,建立科创文旅企业服务清单,成立金融服务柔性小组,做好“科创+文旅”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累计为当地文旅企业投放贷款5亿元,用于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建设、景区游览服务等日常生产经营周转。

该行还坚持以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为出发点,坚持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服务水平,发展绿色信贷业务。为布尔津县晶能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阿勒泰津元能源有限公司提供信贷支持,积极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阿勒泰再添一抹青绿。

甘肃酒泉

“贷”就敦煌之美

2024年,甘肃敦煌市文化旅游市场持续火热。为支持提升敦煌旅游品牌吸引力、影响力,人民银行酒泉市分行以持续推进“贷动陇原·惠企利民”融资对接提升行动以及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提升行动为抓手,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供给,创新文旅产业金融服务产品,助推敦煌市丰富旅游业态,擦亮文旅品牌。

2024年上半年,农发行敦煌市支行向敦煌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发放贷款4.77亿元,支持实施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提升工程、雅丹景区提升改造工程以及全域旅游交通接驳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助力提升旅游承载力和服务水平,支持敦煌全域旅游开发建设。

敦煌是甘肃旅游的一张“王牌”。人行酒泉市分行加强与当地文旅部门合作,发挥“3+N”融资对接模式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对接大敦煌全域旅游开发、沙洲古城建设等旅游景点开发项目,推动“金融+交通+旅游”多方协作,支持完善旅游拼图,共建旅游辐射圈。

该行引导全市金融机构共同投身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通过打通渠道、整合资源,实现敦煌—瓜州—肃北—阿克塞文旅资源多点连接。目前,建行敦煌支行为敦煌研究院量身定制“智慧旅游”系统,综合授信2.5亿元,将敦煌、瓜州的人文景点串联起来,使过境游变为目的地游。农发行敦煌市支行审批阿克塞苏干湖游客服务中心暨敦煌—阿克塞交旅融合项目2.7亿元,加强市区文化旅游与周边自然旅游优势互补,吸引更多游客。

“又见敦煌”是甘肃四库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斥资打造的西北首部室内情景体验剧,也是敦煌继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之后的又一张国际旅游名片。针对“又见敦煌”项目的融资实际,甘肃银行敦煌支行专门打造“资产抵押+实际出资人股权质押+关联公司保证担保+项目建成收益权质押”信贷模式,投放贷款6.74亿元,支持项目成为敦煌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

兰州银行敦煌分行为敦煌欢乐盛典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推出“设备抵押+股权质押+股东担保+资金封闭结算”信贷模式,发放412万元贷款,支持“敦煌盛典”“丝路花雨”等项目演出。

针对文旅产业项目普遍缺乏抵质押物的融资困境,人行酒泉市分行引导当地金融机构持续跟进文化旅游企业品牌建设项目,广泛实施“一企一策”不断拓宽抵质押物范围、丰富担保方式,着力破解文旅企业融资难题。同时,该行引导当地金融机构积极发掘文旅行业的新业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针对性满足其金融需求。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旅拍项目,正是敦煌旅游“燃”起来后催生的一个新兴产业典型代表。仅2024年上半年,敦煌市新增旅拍商铺200余家,现已累计达490余家。当地金融机构瞄准经营新兴产业的小微主体和个体工商户,全力满足其融资需求。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骆驼观光骑行是吸引四海游客的一大亮点。围绕骆驼养殖等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中出现的融资难题,敦煌农商行等地方性金融机构将农户驼号实际收益价值定位为“资产”,创新解决担保难题,为养殖户提供融资支持。截至2024年6月末,敦煌农商行为83户骆驼饲养户发放贷款1473万元。

新疆鄯善

2950万元支持传统村落保护

农发行新疆鄯善县支行近日投放贷款2950万元,用于支持鄯善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项目建设。此笔贷款是农发行新疆分行首笔支持传统村落保护的项目贷款。

农发行鄯善县支行围绕鄯善县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规划,成立工作专班,加强源头营销、提级营销、联动营销,区市县三级行通力合作,积极对接自治区及鄯善县住建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等有关部门,深入开展大走访、大宣传、大营销,高质高效推进贷款审批和投放。

据了解,鄯善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项目主要涉及鄯善县吐峪沟传统村落78个庭院、135户民居的保护利用,在不改变吐峪沟村传统建筑原有结构和外立面的前提下,维修破损的屋顶、门窗等部件,维护建筑墙面,加固建筑结构,拆除院内不合理加建,恢复院落原有格局,并加强周边环境整治及相关服务设施建设。

此外,该项目的实施突出强调“保护”基础上的“利用”,将“老屋拯救”提升为“活化利用”,通过“修复原貌+现代生活设施”的建设方式推进吐峪沟传统村落的再盘活、再改造、再升级。传统村落除了供游客参观外,部分村落还将开发为民宿、商品零售铺等现代业态,助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村庄经济发展,使农文旅融合释放出强大的生命力。目前项目已为当地129名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预计可实现每人年均增收近5万元。

西藏林芝

金融助力文旅产业欣欣向荣

中国人民银行林芝市分行把文旅产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着力推动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度,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金融动力。

聚焦凝聚合力,提升政策引领力。该行与人民银行怒江州分行、昌都市分行合作,共同制定《金融助推民族聚集区与滇藏新通道“丙察察”精品旅游带融合发展金融服务体质工程方案》和《实施G318藏东段金融服务体质工程方案》,引导林芝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从行业、区域、客户等方面做好“丙察察”和“G318”旅游线路沿线金融服务,加大对文旅集聚区、美丽乡村示范带、旅游特色村、特色小镇等支持力度。截至2024年7月末,林芝市生态旅游业贷款余额达5.35亿元,本年累计发放金额达3123.24万元,同比增长8%。

聚焦产品创新,增强服务精准度。该行紧盯全市文旅产业重点项目,多次召开座谈会,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林芝文旅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创新信贷产品,丰富文化和旅游企业信贷融资工具。农业银行林芝分行推出的“318幸福旅游贷”“乡旅贷”以及工商银行林芝分行推出的“藏宿贷”等产品均备受经营主体的好评。

截至2024年7月末,林芝市“318幸福旅游贷”余额达5976万元,“乡旅贷”余额达971万元,“藏宿贷”余额达833.5万元,多元化的信贷产品有效满足了林芝旅游业各类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为支持文旅产业升级、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金融力量。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西部时报》社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8082号

↑ TOP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