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zb.xibunews.com/Content/themes/mobilechengdoured/weixinlogo.png
成都口岸入境外国人同比增长46.3%本报讯 自2024年12月17日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来,成都口岸入境外国人17.1万人次,同比增长4
http://szb.xibunews.com/m/content/2025-03/25/001614.html

等待处理…

西部大事

成都口岸入境外国人同比增长46.3%

本报讯 自2024年12月17日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来,成都口岸入境外国人17.1万人次,同比增长46.3%;来川外国人21.4万人次,同比增长72.6%,240小时区域联动效应明显。四川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更好服务四川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便利外籍人员来川旅游观光、商务洽谈、访问交流等,四川多措并举推出一系列灵活、便利的政策措施,不断优化口岸签证、过境免签、单方面免签、互免签证等政策。公安、文化和旅游、商务等部门协作联动,着力提升外籍人员在川出行、支付、通讯、住宿等便利度,有力促进了中外人员交往交流,带动了旅游、交通、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 (郑 悦)

广西南宁首发至粤港澳大湾区货运班列

本报讯 3月21日,一列满载1220吨玻璃渣、陶瓷、饮料等货物的集装箱班列从广西南宁国际铁路港启程,驶向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站。这是广西首趟发行从南宁至粤港澳大湾区的货运班列,该班列可为促进两地经贸往来提供稳定的运力,助推北部湾经济区与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联动发展。这次通过铁路发运,成本显著降低。此外,南宁本地生产的板材、啤酒、饮料等大批量货物,铁路运输优势明显,为本地制造企业产品外销提供了充足的运力保障。当前,广西已开通柳州至广州南沙港、百色至佛山、南宁至深圳等方向3条“桂粤班列”运行线,主要发运汽车零配件、铝产品和建材、饮料等货物。 (莫育杰)

青海高原马铃薯首次出口中亚

本报讯满载92吨马铃薯的冷链集装箱车队近日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马营乡启程,将经霍尔果斯市口岸抵达吉尔吉斯斯坦。这是产自青海的高原马铃薯首次出口中亚。青海地处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赋予了青海农作物优良品质。近年,随着全球对绿色、健康食品需求的增长,青海冷凉蔬菜、马铃薯等迎来出口机遇。“目前,我们与吉尔吉斯斯坦企业签订了1000吨的供货协议。马铃薯作为粮食,出口要求严格,我们不清楚海关通关流程,出口工作一度停滞。”海东乐通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海燕说。 (赵子翔)

中央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清单发布

本报讯 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2025年中央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清单,包括9项稳定实施的中央财政到人到户农业补贴政策。2025年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在东北地区实施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在稻谷主产省实施稻谷补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对高性能播种机、智能高速插秧机等生产急需农机进行重点支持。小麦“一喷三防”补助支持主产区农民在小麦生产中后期喷施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继续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助、耕地轮作休耕补助等补贴政策。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重点支持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子 骞)

中国森林食物产量超2亿吨

本报讯 2024年,中国森林食物产量超2亿吨,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目前,中国有34亿多亩森林、8000多种木本植物,森林食物涵盖“米袋子”“油瓶子”“菜篮子”“果盘子”。全国经济林种植面积7亿亩、年产值超2万亿元,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6亿亩、年产值约1万亿元。水果种类繁多,种植面积2亿亩,产量约1.9亿吨。油茶、橄榄油、核桃油、牡丹籽油木本油料供给日趋多元,2024年全国完成油茶新增种植和低产林改造47.5万公顷,茶油产量达100万吨。板栗、枣、柿子、松子、仁用杏等木本粮食供应充足,种植面积约1亿亩,产量约1400万吨。林下种植养殖提供林禽约49亿只,林畜5000余万头。

(严 冰)

上篇:陕西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
下篇:盘州:西南腹地的经济明珠
分享到

《西部时报》社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8082号

↑ TOP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