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zb.xibunews.com/Content/themes/mobilechengdoured/weixinlogo.png
在西部战略纵深定位以及新疆万亿投资建设的背景下,谋划好西部人才建设、民族融合、农业保障是当务之急。 一、治企先治人,治国必
http://szb.xibunews.com/m/content/2025-04/08/001652.html

等待处理…

战略纵深视角下协会推动新疆人才建设与农牧产业升级研究 第九批援疆干部 曹 江

在西部战略纵深定位以及新疆万亿投资建设的背景下,谋划好西部人才建设、民族融合、农业保障是当务之急。

一、治企先治人,治国必治人,民族融合发展人才是最关键

大规模的投资需要大规模的人才队伍,特别是技能型人才。在新疆新设50至100所高等院校,与能源化工农业等集中投资建设的产业园区签署定向培养意向,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及技能型技术人才。降低录取分数线50至100分招录内地高考生,降低100至200分应录尽录新疆当地少数民族学生。对跨民族结婚的毕业生,解决就业工作并由保障部门分配工作地住房。对阻挠自由婚姻的人员进行必要教育。在6万亿产业投资的基础上,加强城镇化和新型农场建设,将新疆的总人口数由目前的近三千万增加到五千万。如每年招录学生达到50万至100万人,则10至15年必实现民族和焉,人才兴焉,民基固焉。

二、西部纵深工业为先,农业为本

世界局势越来越不稳定,工业竞争越来越尖锐,粮食安全越来越严峻。根据海关总署发布数据2024年我国全年累计进口粮食量为1.58亿吨。其中大豆进口总量突破1亿吨,达到10503.2万吨。谷物净进口总量达到 4,929.8 万吨,其中玉米、小麦、大麦、高粱、稻米的净进口量分别达到 1,377.3万吨、1,100.6万吨、1,424.0万吨、865.4万吨和162.5万吨。多年以来我国年进口粮食均在一亿吨以上,自给粮食作物生产缺口依然很大。在科技创新技术引领的基础上,如何保障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需要创新性破题。

在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设立农业种业研究院,大力推广太空优质高产种业,促进粮食产业提质增量。目前,北京农联双创科技有限公司太空育种大豆、小麦、水稻、高粱、红小豆等十数种非转基因农业种子,获得农业农村部及省农业厅授予植物新品种权证书、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证书共10个。其中主要杂粮品种产量提升50%~100%的同时蛋白含量也明显提升10%~20%,是国内优质高产的本土种子,值得全国性推广。(1)航天水稻2020年在黑龙江尚志基地试验种植平均亩产高达1406斤,相比普通的水稻,品质更好,出米率高于普通长粒品种10%。(2)稻花香水稻系列2019年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内蒙古等多个地区进行试验种植,平均亩产在1300斤以上,千粒重28克左右,国家粮食检验中心鉴定为一级米。(3)航天小麦成穗率高,千粒重46.7g,平均亩产710公斤左右。(4)航农66黄豆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多个省市地区,经过2018~2020年三年的种植,蛋白含量45.6%以上,测产亩产量为695.98斤。航农99黄豆测产亩产量为712.36斤。(5)航天红小豆2018年在黑龙江绥化地区进行扩繁种植,平均亩产在622斤,单亩最高产815 斤。2021年在内蒙古通辽地区林间种植,经专家田间测产,最终测定理论亩产为750斤。(6)航天黑豆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多个省市地区,经过 2018~2022年四年的试验种植,平均亩产量500~700斤。(7)红壳糯高粱,是酿造酱香型白酒的优质品种,单宁含量1.76% ,支链淀粉含量占总淀粉含量的80.29% ,亩产量可达2500斤左右。尽管航空种子取得了大面积种植的产量增收、品质提升,在区域种植取得地方政府和农民一致认可,但由于该企业是民营企业,缺乏资本及大企业支持,种子也具有复播性,因此一直未得到全国行业性推广。但提升一个格度,该种业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从国家及行业角度来说非常值得推广。因此,给该种业一个应用的平台和身份就很重要,也是端牢饭碗必要的。

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北部特别是新疆的降水也年年增长,特别是塔里木盆地锁边成功,戈壁小麦喜获丰收,等等因素都指向新疆农业生产进入一个增长快车道。在优质种业的基础上,发扬屯垦的优良作风,结合光伏等新能源基础产业发展,可以预期新疆将成为一个超级农业粮产地。同时,粮食作物的增长也必将带动农业加工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增产的粮食,部分补充国家粮食储备。在新疆产地建设国家大型粮食储备库,作为战略及应急储备,也是国家战略纵深的需要。同时轮储粮作为饲料原料,也能为新疆畜牧业发展提供饲料源保障。

三、农牧结合,稳定市场,稳定民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疆肉类消费占比大,畜牧业发展需求强劲。根据海关总署发布数据2024年我国肉类净进口量为588万吨,其中冻牛肉净进口280.3万吨,猪肉净进口102.3万吨,禽肉净进口43.8万吨,羊肉净进口36.5万吨。同时,畜牧草料也有较大进口依赖度,根据统计数据2022年进口干草料达200万吨,其中苜蓿干草料179万吨。2023年及2024年进口干草料虽然有所下降,但市场缺口依然在150万吨左右。在保护好现有牧场的前提下,提升我国肉类产品自给率,保障肉类市场供给,高产优质的国内牧草种植推广就尤为重要。

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成立西部牧业推广中心,遴选国内先进的高产优质饲草,与资本及产业企业合作,在新疆甘肃等西部地区推广种植。中国农大、农科院改良培育的籽粒苋新型饲草,经北京中煤神州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万顷弘基农业生物科技公司等企业全国种植,平均植株2~4米,亩产可达5~20吨。在朔州试种亩产4.2吨、涿州6.5吨、库布齐3.8吨、天津宝坻8吨,海南、广西、云南及新疆部分地区亩产达到20吨以上。籽粒苋属于C4植物,能高效捕捉CO2用于光合作用,根系发达具有固氮作用,水土保持能力强,拦砂量比玉米大豆小麦多70%,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对土地不会造成伤害。籽粒苋每亩可收获植物粗蛋白378~756公斤,是青玉米的8~10倍、紫花苜蓿的4倍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蛋白草。籽粒苋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是小麦、水稻、玉米的2倍以上,也是优质食品原料。夏季籽粒苋与冬春季饲料小麦轮种,将极大改善西北部地区饲草紧缺的局面,同时缓解国内肉类市场压力。稳民生,稳民心。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人民谋利益,为民族谋复兴,需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传承,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成就充满韧劲强大的祖国。

上篇:西部大事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西部时报》社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8082号

↑ TOP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