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zb.xibunews.com/Content/themes/mobilechengdoured/weixinlogo.png
■文/刘江宁 陈贞吉2024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不断提升国家文
http://szb.xibunews.com/m/content/2025-04/29/001715.html

等待处理…

中华文明包容性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凝心聚力

■文/刘江宁 陈贞吉

2024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要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加大外宣工作统筹协调力度,创新开展网络外宣,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五个突出特性。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华文明包容性可以有力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同心同德、凝心聚力。

一、中华文明包容性的丰富内涵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中华文明包容性的核心内涵。在兼容并包中历久弥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老智慧,是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差异性的精神态度。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包容性的价值取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使其能够在多元中形成共识,在保留自身核心特质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其他文明的精华,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与生命力。

中华文明的演变从来就不是一个封闭孤立的系统,佛教东渐、鉴真东渡、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改革开放等历史事件,均体现着其兼收并蓄的文明特性与处世哲学,强调互学互鉴、包容共存的文明观。

二、“一带一路”倡议赋予中华文明包容性时代意蕴

“一带一路”倡议拓展了中华文明“协和万邦”的天下视野。“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华文明包容性推及共建国家,将对国家利益的追求上升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则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包容性的精髓,实践了“计利当计天下利”的正确义利观。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商,就是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就是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就是共享合作机遇,实现共同繁荣。共商、共建、共享正是将中华文明“有容乃大”的气度拓展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领域,通过共商凝聚发展合力,搭建共建平台,再由共建走向共享,由共享实现共赢,实现共同发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正是从共建国家的国情出发,本着互相尊重的原则,寻找不同国家的利益共同点,集思广益,从而达成共识,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及新领域合作等国际合作新模式,为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尊重文明多样性,有着“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赋予中华文明包容性新的时代意蕴。

三、共促“心联通”赋能文明交流互鉴

民心相通才能深度融合,“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文明交流、文明互鉴来促进多方理解,消除隔阂,达成共识,共谋发展。中华文明包容性注重与共建国家的“心联通”,必将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行稳致远。

1. 要重视中华文明包容性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中华文明包容性具有“和解调通”的重要内涵,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具有相通性,与共建国家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深挖中华文明包容性的时代价值,必将有力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2. 发挥“丝路精神”的引领作用

丝路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胸怀,也直接体现中华文明包容性特征。丝路精神坚持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正确义利观和互利共赢的全球发展观。发挥“丝路精神”的引领作用,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共赢的梦想,是“中国梦”与“世界梦”对接的桥梁,凝聚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共同价值。

3. 积极构建国际传播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放包容是文明发展的动力源泉。”共建“一带一路”需要中华文明包容性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发扬光大,要宣传中华民族对“天下太平”的理想追求,构建国际传播新格局,才能有效推动人类社会走向“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未来。

4. 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建“一带一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高目标。“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普遍希望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要在尊重、包容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推动文明融合,改善全球治理,汇集共建国家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作者单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篇:奋进十二载 成都国际班列谱写开放新篇章
下篇:“梦幻之路”带动柬埔寨驶入发展快车道
分享到

《西部时报》社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8082号

↑ TOP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