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zb.xibunews.com/Content/themes/mobilechengdoured/weixinlogo.png
友谊关口岸,满载出口电子元件和进口东盟水果的货车,来回穿梭,一派热闹景象,这已然成为口岸的日常写照。在美国对华关税持续变
http://szb.xibunews.com/m/content/2025-05/23/001777.html

等待处理…

广西组合拳“出招”展外贸新活力

友谊关口岸,满载出口电子元件和进口东盟水果的货车,来回穿梭,一派热闹景象,这已然成为口岸的日常写照。

在美国对华关税持续变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作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前沿节点,友谊关口岸的繁忙是广西外贸韧性的具象“切片”。

南宁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广西外贸进出口2584.1亿元,同比增长16.9%,其中出口1633亿元、增长34.3%。

面对国际市场的诸多不确定性,广西是如何“接招”的?

一场战略转向,破解外贸突围之道

第137届广交会刚刚结束。广西玉柴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满载而归,现场收获了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合作意向。

该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赶制订单,这是一批3.5吨的小型挖掘机,为公司今年最主要的出口机型之一。在成品区域,该公司新开发的新能源产品—电动滑移装载机整齐排列,等待装载发往欧洲国家。

三年前,玉柴装备曾有10%的业务依赖美国市场。如今玉柴装备的产品正批量发往欧洲、南美等区域,这一转变始于三年前的“市场再布局”。

2024年,桂贸天下的出口业务中,美国市场占比接近50%,今年,东盟、欧盟等市场成为该企业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

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开展“百展千企”拓市场行动,制定2025年重点境外展会名录,支持企业参加超过100个境外专业展会,助力企业拓展非洲、中东、欧盟等非美市场。同时,持续深化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赴越南、老挝、马来西亚等国开展经贸对接和产业招商活动。

一次向“新”求变,锻造产品核心优势

出海拓市场,广西企业的底气和信心来自哪里?

广西力源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力源宝)用超600件专利和纷至沓来的合作订单亮出答案——在高手如云的国际市场,新质生产力成为破局的关键。

走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力源宝的生产车间,大如集装箱、小如安检机的环保设备整齐排列着。这些由企业自主创新研发的设备,如同“绿色魔法盒”,能将垃圾转化为有机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我们销到老挝的设备正在试运行,供给泰国的设备也已运达当地,目前正在做前期场地整备和安装工作。”广西力源宝科技有限公司海外业务中心经理招汇介绍。

从传统的服装、家电、家具“老三样”,到如今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广西出口产品正经历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蜕变。

自主创新是提升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数字密码”,品牌化则是打开国际市场的新钥匙。

品牌出海只是“破圈”的第一步,更深层的市场渗透,需要让产品真正融入当地消费生态。

一次内销尝试,推动内外贸一体化

今年,随着“618”购物节临近,消费者的“购物车”出现新变化——外贸优品成为亮点。

无论是京东、天猫等线上电商平台,还是南宁的部分线下商超,几乎同步设立了出口商品内销专区专柜,越来越多外贸优品加速融入国内消费场景。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中国内需市场广阔,是重要的大后方,也是外贸企业坚强的后盾。

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并非外贸企业的“单打独斗”,而是多方合力托举的“接力赛”。

广西商贸促进会行业协会等行业协会迅速发力,组织供需对接会、培训会等,帮助上百家外贸企业了解区内市场标准与需求。

在这些务实有效的举措中,广西外贸企业并非被动抵御冲击,而是主动在变局中重构生长逻辑。他们用市场多元性对冲单一风险,用技术创新性构建壁垒,用内外联动性拓展空间,充分彰显了广西外贸的韧性。 (田希霞)

上篇:“为实现减贫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新机遇” ——习近平主席向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减贫 和可持续发展论坛致贺信引发热烈反响
下篇:共襄盛举 共享机遇 西洽会让世界了解西部投资西部 山城小满,绿意盎然。
分享到

《西部时报》社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8082号

↑ TOP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