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报道
今年1月至11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6145列,发送货物174.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7%、19%,综合重箱率100%,运量已超2022年总运量。目前,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7个城市。
今年,中欧班列(西安)已开行5139列,西安成为全国首个中欧班列年度开行量突破5000列的城市。除西安外,2023年1月~11月,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量也已超过5000列,四川成都、重庆两地中欧班列已稳定运行近50条线路。
自2011年3月19日开始运行以来,中欧班列频频在全国各地驶入驶出,并不断创下开行新纪录。
中欧班列开行量实现稳步增长
12月15日,满载着冰箱、陶瓷餐具、木沙发等50个集装箱电商货物的X9041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一路向西开往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从2013年11月28日中欧班列(西安)首开以来,已累计开行21193列,截至12月14日,今年已开行5139列,同比增长15.6%。西安已成为全国首个中欧班列年度开行量突破5000列、累计开行量超过20000列的城市,平均每100分钟就有一列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出发或到达。
目前,中欧班列(西安)向西、向北常态化开行西安至阿拉木图、塔什干、汉堡、莫斯科及跨里海等17条国际干线,覆盖亚欧大陆全境;“+西欧”集结线路也达到21条;向东开行西安至青岛、宁波、连云港等铁海联运图定班列;向南开行至越南、老挝等互联互通班列,实现了东西向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与南北向西部陆海新通道在西安的集结交汇,初步构建了面向“一带一路”的现代国际物流体系。
西安国际港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孙艺民介绍,西安国际港已从十年前的四等铁路小站,发展成为占地5600亩、年集装箱吞吐量540万标箱、运力6600万吨的重要国际铁路枢纽,现有铁路作业线59条,国际集装箱作业到发线18条,拥有全国唯一3束6线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全国首个内陆自动化无人码头,可满足中欧班列每年一万列以上开行需求。
“今年以来,我们持续提升港口效能,中国五矿‘一带一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中远海运‘一带一路’海铁联运中心、中国林业‘一带一路’木材交易中心建成投用,山东港口‘一带一路’冷链交易中心、陕投集团‘一带一路’公铁联运中心加快建设,我们成功获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试点,正在打造面向欧亚、通达全球的国际商贸物流枢纽。”孙艺民表示。
西安国际港务区持续创新运行服务,开行全国首个境内外全程时刻表专列,10天即可抵达德国杜伊斯堡;全国首个陆路启运港退税实施达效,累计服务企业231家、退税4136万元;在全国第一个实现海关、铁路数据联通,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一票制国际联运全程服务。
同时,创新国际合作,全国第一个哈萨克斯坦铁路物流投资项目即将建成投用,全国班列开行城市中第一个在境外投资铁路物流项目中哈物流场站已经启动建设,中哈两国实现“枢纽对枢纽”升级;与俄罗斯铁路公司在西安国际港务区投资占地70亩的项目正加快推进;设立并启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哈萨克斯坦北哈州2处海外仓;世界500强企业地中海船运西安公司加快落地,西安国际港正全面融入全球港航体系。
不止西安一地,2021年1月,中欧班列(成渝)从成都、重庆两地首发,首个由2个城市共同运营的中欧班列品牌诞生。2023年1月~11月,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量也已超过5000列,四川成都、重庆两地中欧班列已稳定运行近50条线路。
从全国看,中欧班列的开行量也在稳步增长中。
强大“带货”能力受到城市青睐
中欧班列自2011年3月19日开始运行,10多年来,中欧班列频频在全国各地驶入驶出,并不断创下开行新纪录。在这背后,中欧班列缘何持续受到城市青睐?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表示,这是因为中欧班列提供了一个稳定且高效的陆路运输方式,“将货物从中国运往欧洲,相比海运和空运,中欧班列的运输时间更短,且不受天气和海况的影响,能够保证货物的及时送达”。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由于班列是固定时间、固定路线的,因此可以避免空运和海运中可能出现的延误和不确定性。
成本也是中欧班列受青睐的重要原因。相比于空运和海运,中欧班列的运输成本更低,且时间更稳定。有资料显示,中欧班列运行时间是海运的1/4,运输价格则仅为航空的1/5。
不过,更受关注的原因,则是中欧班列强大的“带货”能力。据介绍,中欧班列的开通,不仅促进了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带动了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通过班列的运输,各地的特色产品得以进入更广阔的市场,为城市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从重庆来看,据报道,重庆一家汽车企业的汽车通过搭乘中欧班列已经进入中亚和俄罗斯、德国等欧洲国家,今年1月~11月,这家车企已通过中欧班列出口汽车18900辆,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9%。在中欧班列(成渝)带动下,成都、重庆两地围绕电子、汽车、机械等适铁产业特色打造的枢纽经济初具规模。成都国际铁路港、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依托班列枢纽汇集各类经营主体7000余家,累计运输汽车整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货品货值超万亿元。成渝两地市场拓展至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
促进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
“中欧班列是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的国际铁路联运列车,具有跨大洲、跨国别、长距离、大运量的特点。这种运输方式以其高效、快速、低成本的优势,对国内各个城市的吸引力显著增加,并成为沿线国家广泛认同的国际公共产品。”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解筱文表示。
在解筱文看来,中欧班列不仅有助于优化贸易结构,也能够明显促进经济发展。“例如,河南郑州、重庆等城市的外向型产业在中欧班列开行后,实现了年均30%左右的增长。”解筱文表示,“同时,中欧班列的开行推动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为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加速要素资源跨国流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欧班列的开通,促进了中国与欧洲之间的国际贸易。班列可以快速、安全地将中国的商品运往欧洲,同时也可以将欧洲的商品运往中国,这不仅促进了中欧之间的贸易往来,也促进了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
如今,中欧班列带来的中欧贸易新商机正在涌现。今年1月,国家铁路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 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积极鼓励铁路运输企业开展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业务。中欧班列则正顺应大势,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增添动力。12月14日,一列载满110台长城摩卡新能源汽车的中欧班列已从东疆综保区的天津新港北集装箱中心站驶出,约18天后将抵达莫斯科克列斯特车站,这是中欧班列(天津)首次专列承运中国产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