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时报电子报

2023年12月26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133

西部时报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能行稳致远 2023  西部“研学游”规范有序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西部时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3 西部“研学游”规范有序

本报撰稿人 李三省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2023年3月发布的《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统计,2019年我国研学旅行增长至480万人次,2021年达494万人次,2022年研学旅行人数突破6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研学旅行相关企业1.49万家,其中,2023年前5月,我国新增研学旅行相关企业322家,同比增加近80%。从市场规模看,数据挖掘和分析专业机构艾媒咨询日前预测,2023年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超过1600个,市场销售规模有望达1469亿元,预计2026年中国研学游整体市场规模将达2422亿元。

巨大的市场吸引了众多商家,导致鱼目混珠、泥沙俱下。

针对这一现象,西部各地强化政策引领、努力挖潜做精,保证了“研学游”的规范有序发展。

加强制度建设

今年初,新疆克拉玛依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克拉玛依市教育局联合出台《克拉玛依市中小学2023年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全市15所学校的2.8万余名学生开展农业研学、红色研学、军事研学等,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指导旅行社组织300名中小学生赴常熟市开展“印象石梅 沐浴书香”为主题的研学旅游,带领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堂,参观常熟博物馆、美术馆等七大场馆,感受常熟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业全面恢复振兴的若干政策措施》,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鼓励大中专院校、社会组织、家庭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信息科技教育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特色文旅产品供给,努力创建一批高标准的研学旅行基地,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研学旅行指导师,开发一批高品质的研学旅行产品,推出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

3月28—29日 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教育厅、内江市政府主办的四川省研学旅行推进大会举行。会议提出,要构筑具有辐射覆盖能力、能够更好保障研学旅行高质量开展的研学旅行基地。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能力、能够引领文化旅游产品提质增效的研学品牌和产品。要建设具有较强专业能力、能够支撑研学旅行更好更快发展的研学人才队伍。要培育具有资源整合能力、能够开拓文化旅游领域的研学旅行主体。要搭建具有统筹协作能力、赋能各类主体发展的研学旅行平台。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深化部门间协作,形成高位推动研学旅行的发展合力。

6月1日,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了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编制的《研学旅行产品服务规范》青海省级地方标准,从7月1日起实施。

《研学旅行产品服务规范》填补了青海研学旅行产品服务标准的空白,有利于规范研学旅行产品服务质量,构建基于现代服务理念的研学旅行产品服务体系。

今年7月,汉中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发掘地域特色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的通报》,积极推进“文化遗产+研学+民宿+康养+科技”融合发展路径,探索将文博资源纳入景区规划建设,融入文创产品、旅游商品开发和市场推广。

11月13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打造世界石窟长廊、千里河西走廊等文旅品牌,培育旅游体验基地和非遗研学基地,在旅游城市、A级旅游景区等创新植入文化符号,打造一批特色旅游目的地。

11月17日,广西正式发布了《广西研学旅行发展白皮书》《广西研学旅行精品线路评审标准》《研学旅行目的地建设指南》《研学旅行承办机构服务规范》《广西研学旅行示范基地评审标准》等规划性文件,科学、系统地梳理了研学旅行现状,促进了广西研学旅行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其中,《研学旅行目的地建设指南》为国内首个研学旅行目的地标准,填补了研学旅行目的地标准空白,将为地方政府通过开展研学旅行,推动所在区域文教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标准支撑和科学指导。

健全组织 锻炼队伍

今年3月,重庆成为全国5个“研学旅行目的地标杆城市”之一。5月30日,重庆市研学旅行产业研究院成立仪式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举行。该研究院由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协会共同发起成立,旨在充分发挥高校、协会、企业多方优势,实现产教融合、共谋发展的积极成效,进一步促进重庆市研学旅行产业的发展和进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旅游与服务管理学院院长李鹏军介绍,研究院成立后,将与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协会、相关旅游企业共同开展研学旅行指导师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培训。

11月10日,四川省研学旅游产业促进会日前在成都宣布成立。“研学旅行对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典型的跨界融合产业。”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戴允康表示,四川省研学旅游产业促进会要指导会员单位立足优势、勇于创新,促进文旅供给和消费双升级,进一步促进行业自律和健康发展。

11月21日,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向楷新国际文化旅游开发公司(重庆)有限公司颁发《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这是重庆市第一家获批设立的外商投资旅行社。该公司致力于通过教育与旅游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一个国际师生与国内师生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楷新国际文化旅游开发公司(重庆)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国际研学旅游市场为切口,发挥优势,进一步促进中新两国经济交往、人文交流。

7月18—21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四川省研学旅行指导师技能大赛省级决赛在宜宾市落幕。大赛旨在以赛促训,培育一支综合素质突出、专业能力过硬、行业示范领先的专业人才队伍,培育研学旅行市场,升级产品体系,提升服务质量。经过层层选拔,来自四川省各市州和四川省图书馆、四川博物院、四川省非遗中心的51名优秀研学旅行指导师晋级决赛。决赛设置现场笔试、风采展示、课程开发及说课、线路设计及展示、拓展能力测试等环节。

11月14日,全球大学生研学中心(昆明)揭牌暨首期研学团开团仪式在昆明举行。该中心是昆明传媒学院与国内20余所高校、海外院校共同联合发起成立的全球大学生研学、访学的高端教育活动,研学中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设有海外办公室。首期研学团学子围绕云南历史成就、绚丽自然风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地域文旅发展新路径四个板块开展研学,参观昆明地标、博物馆、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探访云南特色产业发展等,让学子们感受红土高原上的厚重历史和辉煌文明,通过文化浸润和精神熏陶,让昆明成为全球大学生“梦想之城”和“魅力之城”。

12月2日,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协会、重庆市研学旅行产业研究院承办的2023年重庆市大学生研学旅行创意策划大赛决赛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举办。大赛分为“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和“研学旅行线路策划”两个赛道。大赛历时5个月,共吸引重庆市、四川省、江苏省、广东省、河南省、海南省、安徽省7个省市44所高校的475支队伍,计2000余人参赛。

传承红色基因

2023年8月1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关工委联合印发《用好红色资源 培育时代新人 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特别强调:力争利用三年时间,针对青少年打造百堂红色研学精品课程,推出千条红色旅游研学线路,开展万场红色旅游宣讲活动,覆盖全国上亿大中小学师生。

西部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红色研学开展如火如荼。

暑假期间,广西红色旅游热度持续攀升,红色研学游圈粉青少年。南宁邓颖超纪念馆、桂林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等场馆内人头攒动,青少年占了大部分。近年来,广西红色旅游不仅在产品、业态等方面不断创新,在客源市场上也焕发新活力。日渐年轻化的客群,拓展了红色旅游的市场,“红色旅游+”正在延长消费链条。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近年来推出了不少适合青少年的旅游线路,如“邓小平足迹之旅”“湘江战役之旅”等10条广西红色旅游研学精品线路。这些线路依托纪念设施和遗迹遗址,给游客仪式感和神圣感,激励其成为红色文化传承者、红色精神传播者。如今,这10条线路已经成为广西旅游的经典线路,其中有3条入选全国10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广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依托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及场馆,新建和提升一批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策划一批“红+廉”文化教育和研学线路,推动“红+廉”融合发展。完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培育一批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未来,“红色旅游+”仍然是广西红色旅游发展的主旋律。广西文化和旅游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广西将进一步鼓励各地大力发展“红色+绿色”“红色+乡村”“红色+研学”“红色+科技”等旅游新业态,不断推出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民俗旅游、研学旅游、乡村旅游等深度融合、相得益彰的高质量产品和线路。

5月4日,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邓小平故里旅游区迎来一群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在邓小平故里开展研学之旅,感悟红色文化。广安区以邓小平故里文化资源为核心,深挖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提高红色旅游的参与度和吸引力。广安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邓术芳表示,接下来,将利用邓小平故里旅游区和小平干部学院,创新红色教育培训模式,设计“献一支花、种一棵树、观一次影、听一段讲解、留一句言”等系列主题课程,打造全国党性教育基地、中国改革开放思想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今年暑期,甘肃南梁革命纪念馆加大红色故事及陕甘革命历史宣讲力度,开发多种特色研学课程,通过重走红军路、吃忆苦思甜饭等方式营造“穿越感”,让游客沉浸式深度了解南梁红色文化和革命历史。该馆根据不同学段研学群体的需求,开发了红色教育类、军事主题类、农业康养类、民俗文化类及航天科技类等多种特色研学课程,为游客南梁行提供了多种选择。暑期,还扩充了趣味运动会项目,吸引了大批家庭亲子游、团建游等群体,丰富了学生的暑假生活,同时增加了旅游综合收入。

在云南大理祥云县刘厂镇王家庄社区,仿佛走进了一张鲜活的“红色旅游地图”,七个景点紧密串成一条乡村旅游专线,将这里的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农耕文化、家风文化展现得一览无余。王家庄依托社区红色文化和资源,开展红色传承教育教学活动,教学课程设置为半天课程和一天课程,涵盖八个现场教学点,形成了以“学红色历史、听红色故事、看红色故居”等活动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现场教学、影音教学、研讨教学、专题党课等形式为主要教学载体的研学旅游创新发展模式。

广西全州县注重深入挖掘、保护和运用红色资源,紧扣红军长征故事,融入乡村振兴成果,积极探索出红色研学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通过串联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红色美丽村庄、‘红色湘江’基层党建先锋体‘一村三园’等本地特色资源,建设涵盖红色教育、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等内容的现场教学点31个,开发研学线路8条,打造‘党性教育+素质拓展+互动实践’的‘开放式课堂’。”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主任周运良说。

12月8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外发布首批10条湖南红色旅游研学精品线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红色研学线路入选。“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红色研学线路从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开始,经矮寨大桥、德夯秘境、菖蒲塘村、凤凰古城,最后到达竹山苗寨。红色研学线路串联起了花垣县、吉首市、凤凰县的6个旅游景区(点),全程约160公里。游览途中,可以漫步十八洞村,感受新时代山乡巨变;在新时代红色地标矮寨大桥,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震撼于世界级工程的雄奇伟岸;在德夯秘境看流沙瀑布,观苗族鼓舞,感受神秘湘西的苗族风情;在菖蒲塘村,看猕猴桃、柚子等特色产业发展,听村民讲述从卖水果到卖品牌,从单一的种植业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致富故事;在凤凰古城看沱江烟雨,赏古城风致,看《边城》《凤凰样子》;最后在竹山苗寨,喝拦门酒、唱苗歌、赏婚俗、品非遗。

12月16日,乌兰浩特市举办“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强国少年”红色主题研学实践活动,来自驻兴安盟某部队的军人子女及军属参加活动。研学团一行先后来到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乌兰夫办公旧址、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工作委员会办公旧址、五一会址、兴安领创·展示体验中心等地,通过实地参观、听讲解和游戏互动等形式,详细了解了乌兰浩特市红色革命历史及独特的地域文化,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补足精神之钙、筑牢立身之本,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策划路线 打造品牌

1月16日,由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博物馆)主办,成都市研学旅游协会承办的2023“童心筑梦 研学成华”亲子研学公益活动举办。今年以来,成华区正加大区内研学资源整合,梳理特色研学线路、场景和课程,打造以大熊猫基地、自然馆、动物园为依托的“自然科普都市游”,以东郊记忆为依托的“工业文明时尚风”等主题研学旅行,并利用高校资源和行业协会在研学中的资源整合及引领作用,以研学带动亲子游、周末游、周边游,以亲子客群作为核心IP社群,实现文化教育和消费升级双赢。

截至今年9月,广西文化和旅游厅共发布了55条研学旅行精品线路,主题涵盖民俗、生物、地质、非遗、红色、工业、海洋、生态、清廉等多个领域特色内容,让研学旅行成为青少年成长的“第二课堂”。

桂林市近年相继推出“学做小小科学家”模拟考古挖掘体验活动、“从鱼到人——生命演化和科技发展”研学实践活动、“追寻大象游象山”地学旅游体验活动、“天目地学博物空间——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多条地学研学旅行线路,独具特色的精品地质地学和考古研学课程备受市场青睐。

4月13日,“力行学堂”广西研学旅行品牌2023春季推介会在广西博物馆举行。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中国—东盟青少年文化艺术中心、广西博物馆承办的“力行学堂”广西研学旅行品牌2023春季推介会在南宁举办。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力行学堂”品牌的推出是广西研学旅行的新起点,是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新领域。全区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努力创建一批高标准的研学旅行基地,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研学旅行指导师,开发一批高品质的研学旅行产品,推出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研学旅行精品路线,共同打响“力行学堂”广西研学旅行品牌。

推介会上,南宁市、桂林市、贵港市、广西博物馆分别进行了研学旅行精品路线推介,现场设置了20条广西研学旅行精品路线展,涵盖广西14个设区市各研学旅行景区及课程,涉及农耕、非遗、工业、红色、民俗等。

推介会后,“力行学堂”首批研学旅行路线体验营正式发团。相关主题活动也同时开展,如在广西博物馆民族文物苑举办的“力行学堂”研学旅行市集,邀请了来自广西相关研学基地及机构的代表,通过展览展示、研学课程体验、研学特色文创展出等方式,为市民游客带来沉浸式研学旅行体验。

4月16日至18日,“十八少年下凉州·与叶舟同行”大型文学寻根之旅活动在《凉州十八拍》发生地武威市举办。 其间,鲁迅文学奖得主、甘肃省作协主席叶舟与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18名文学专业在读优秀博士生组成的“十八少年”一道考察武威文庙、雷台汉墓、天梯山石窟、白塔寺、瑞安堡、五凉文化博物馆等重点文化地标,开展文学对话,多角度、分众化对《凉州十八拍》开展阐释解读。

9月27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酒泉市人民政府、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组织编印了《研学丝绸古道 旅行如意甘肃——甘肃研学旅行主题线路课程指南》,特别选取具有重大意义、重要影响的研学主题串珠成链、串点成线、连线成片,重磅推出“诗与远方·丝绸之路主题研学之旅”“星耀陇原·红色文化主题研学之旅”等十大主题百条线路千堂课程,既综合考虑满足广大青少年和入甘游客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的研学旅行需求,又为引导省内外专业研学机构深度了解甘肃研学资源产品、持续聚焦拓展甘肃研学市场提供参考依据。

9月23日,文化和旅游部策划“橙黄橘绿 乡村胜景”主题,推出了149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广西·钟山农耕返璞研学之旅作为西部唯一、全国仅二的研学线路入选。简介中提到:钟山线路专为研学打造。水墨田园是贺州市最美的喀斯特地貌景区之一,在这里可以带小朋友游玩喀斯特山水风光,近距离观看农作物种植生长等。随后,游客到永丰农庄进行插秧、大棚种植等农事研学体验,最后可以到中共广西省工委纪念园进行红色研学教育。

10月12日,以嘉峪关市为中心的三省(区)九市(盟)研学旅行区域联盟同时宣布成立,将开启阿拉善、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九市研学旅行区域合作发展新局面,推动三省九市研学旅行交流合作向着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迈进。

生动化 个性化

3月19日,在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板利片区)生态旅游区,崇左市高级中学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旅行让同学们印象深刻。校长谢超洪介绍,此次研学活动从生态学、野生动物保护等角度出发,让学生参观白头叶猴展示馆,并对白头叶猴种群进行野外监测、生存环境调查,增强学生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

今年“五一”期间,位于贵州平塘县境内的“天空之桥”服务区游客迎来井喷式增长,研学旅游也随着“天空之桥”的声名鹊起而备受青睐。“很多家长和研学团队带着孩子走出学校小课堂,通过实地参观与动手体验,增强孩子对于桥梁与天文学的认识。”“天空之桥”服务区桥梁科普馆负责人姜磊说,今年“五一”期间,到“天空之桥”打卡的游客达4万余人,接待研学团队300余人,较同期增长了82.19%。

在关岭自治县境内的坝陵河大桥,近段时间前来开展研学活动的团队较多。自投入运营以来,坝陵河大桥累计接待来自北京四中、青岛中学、贵阳一中等省内外600余所学校开展桥梁系列研学活动。“借助坝陵河大桥的影响力,贵州高速集团还在桥上开发了高空蹦极、高空秋千、空中漫步等多个运动项目,开发全国首个以桥梁为主题的‘STEAM’研学课程,形成一条以大桥、博物馆、红崖天书、茶马古道、滴水滩瀑布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研学旅游环线。”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馆长赵雄说,自投入运营以来,坝陵河桥梁博物馆累计接待20余个省份的3万余名学生开展桥梁系列研学活动。

甘肃嘉峪关市创新性设计了“但使龙城飞将在”“长城文化小使者”“我在嘉峪关修长城”等长城文化研学产品,“穿越关城里古街·品读天下雄关文化”融合研学产品,“走进紫轩课堂·探索葡萄奥秘”等工业文化研学产品,大漠风雨雕石艺画、简牍、泥塑、彩陶、银雕、石艺课堂等嘉峪关非遗研学产品,“千载华夏魂·两园博古今”等丝路科技研学产品,以及“史诗画卷中走出的美食之城”“登西陲雄关、走丝绸古道”“寻迹古丝绸之路的文明印记”等众多丰富的研学课程。

嘉峪关市推出的“研学游”得到广泛认可。4月初,兰州天庆实验中学500余名学生开展“星辰大海 丝绸之路”主题研学活动;5月中旬,兰州外国语学校500余名学生开展“丝路传奇·砥砺前行”主题研学活动;除了甘肃本地学子,4至8月,许多来自北京、广东等地的研学团也到嘉峪关开展研学旅行……1-9月,嘉峪关市累计接待研学旅客超过5万人次,研学旅行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五一假期,四川成都沉浸式大熊猫义工研学体验、三星堆考古研学、川剧变脸非遗研学、青岛海洋军事展览馆爱国主义研学、天津海洋博物馆科普研学、西溪湿地农业研学等项目丰富多彩。

也是在五一假期,新疆克拉玛依市推出红色研学、风光摄影、荒野自驾、乡村烧烤等15条旅游线路产品,石油文化、玉石文化备受关注。克拉玛依发放23.2万元的文旅消费券,从观影、购书、文娱、研学等多方面激活文旅市场。2021年,克拉玛依市正式提出打造“研学之城”。“经过3年多的集中打造,克拉玛依已在‘研学之城’整体规划布局、研学内容体系开发、示范引流活动开展、专业人才培养、研学基地打造、研学品牌传播、研学产业孵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案例实践经验,并总结出一套可持续的‘研学之城’产业发展模式。”克拉玛依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小三介绍,以克拉玛依城市实践案例为内容支撑的“研学之城”词条已被百度百科正式收录,成为目前国内首个以研学为特色的城市级案例,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已逐步形成。

在四川绵阳,研学旅行与数字化电商平台结合打造的“绵州研学记”云平台,在探索数字文旅新场景的同时,也赋能公众服务,提升旅游体验。平台覆盖研学旅行基地大全、研学活动集锦、研学赛事作品展示等信息化资源,还可根据研学热度自动推介研学旅行产品,实景还原呈现研学场景。为了强化供需对接、促进文旅消费,将研学旅行与数字化电商平台结合,通过云平台靶向解决了产品研学难、基地宣推难、标准品控难、销售推介难四大行业难点,推动研学产业线上线下联动发展。

10月1日,在中国天眼科普基地,景区工作人员带着一批研学团近距离体验天文科学,感受大国重器带来的科技震撼。景区工作人员介绍,中秋国庆假期前两日,基地日均接待研学团学生超500人次,景区还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研学团队,打造了1日、2日、3日和5日的研学路线,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需求。

初冬时节,在“双减”背景下,昆明部分学校开启研学之旅。行走的课堂,让学生接触农业与大自然,接触社会、认识社会、走进社会,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西山区第二幼儿园中班年级6个班近200名孩子,在老师、家长的陪同下来到安宁某采摘园体验农耕文化。大自然是孩子们最广阔的教室。在老师、家长的陪伴下,孩子们走进操作间,认识农具,了解粮食的加工方法,体验劳动的乐趣。昆明市委机关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到昆明植物园探寻昆明的冬天。在扶荔宫种子博物馆,讲解员向孩子们介绍种子的分类、传播方式、生长过程和用途等知识,孩子们的疑问也一一被讲解员“化解”。

开启工厂研学之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亲身体验科技的魅力。昆明市第三中学西山学校高一年级全体师生来到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参观方阵发电单元,深入了解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等设备。从发电板的设计原理到土地综合利用,从垃圾处理问题到发电站的发展,再到光伏发电对环境保护的贡献……现场,一场综合性学习在太阳能发电厂展开。物理课堂搬到工厂,这次学习紧扣增压作用的特斯拉线圈、应用于避雷针的尖端放电现象、光伏发电板双向发电的内部运行原理等,在专业技术人员的讲解下,高一年级的学生了解了光伏发电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加深了对光伏发电系统的认识,心中一个个问题也被解答。嵩明县小街镇大桥小学师生,来到北汽新能源昆明工厂基地,参观汽车生产线后,自己动手组装多种模型。此次研学活动,让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11月9日,央视网报道了“全国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四川省石棉县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成功开展研学活动的情况。该纪念馆的研学包含参观讲解、拓展活动、探究活动、制作活动等多种形式。研学主题按小、初、中三个阶段,分为“衣食住行 重走万里红军路”“峥嵘岁月 重温英勇革命史”“英雄史诗 共铸铁血红军魂”三部分。其中,小学学段侧重长征体验,借助沉浸式的活动向学生展现长征生活,从多方面让学生了解长征路途的艰难险阻,体会革命成果的来之不易;初中学段以结合场馆主题内容和丰富多样的活动,再现红军强渡大渡河的场景,弘扬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锻炼学生的勇气和意志力;高中学段结合校本课程,从历史、地理、政治、文化、科技、法律等角度,引导学生全方位认识长征这一历史事件,以全学科的视角解读长征,让学生深刻体会老一辈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敦煌市大力发展文化研学旅游,组建敦煌文化研学季联盟,培育开发5条精品研学路线,建成莫高学堂、莫高里工匠村等16个研学基地,开发推广地质科普、“两关”文化等30余套精品研学课程,推出壁画临摹、汉简学堂、戈壁徒步等独具敦煌特色的研学产品,让游客体验敦煌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莫高学堂是敦煌研究院2019年创办的研学品牌,先后推出摇曳唐风、遇见敦煌色彩、壁画保护与修复的秘密等特色研学项目。至目前,累计有5万余人次参加敦煌文化研学体验。阳关景区推出了壁画临摹、钻木取火、烽火传递、非遗戏曲等20多项研学课程。敦煌雅丹世界地质公园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设计推出地质科普研学专题活动,让雅丹地质公园成为青少年学子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的第二课堂。

宁夏银川贺兰山岩画景区率先在全国发起了岩画社会化教育,相继开展了岩画知识进社区、岩画科普进学校、岩画公民化教育等岩画文化普及活动。经过短时期的实践,随即探索出了岩画教育从“走进学校”向“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升级转变。贺兰山岩画景区负责人段丽青说,研学游既要合理规划、创新产品,也要精准研学、精准营销,打造特色研学基地,软硬件同步提升,下一步研学教育工作,要在巩固好现有研学成果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研学教育新模式,研发研学教育新产品,增强研学教育群体的“回头率”,扩大研学教育“受众率”,在全国研学旅游行业争做排头兵。

12月18日,由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和广西航空航天学会共同主办的2023年首届广西航空航天研学旅行教育发展论坛,在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举办。来自中国航空航天研学领域、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教育行政部门、科协、广西文化旅游智库研究会、广西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学会、广西旅发旅行社集团、广西航天航空特色学校等单位的专家和领导等200余人出席会议,共同探讨航空航天研学旅行教育的发展。有关负责人表示,航空航天事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实践教育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航空航天研学教育,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航空航天领域的专业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因此,研学实践教育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即将结束,西部旅游的精彩则刚刚开始。

我们期待,在2024年,西部旅游更出彩!

图片及资料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厅等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西部时报报社 版权所有:西部时报
京ICP备:2023038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