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时报电子报

2023年12月29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1-0133

西部时报一代一路 向西开放 新疆连通世界谱新篇 外交部: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历史性成就 陕西加速打造“买卖全球”新驿站 “一带一路”涉外商事纠纷诉调对接中心揭牌 厦门港再添“一带一路”新航线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西部时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西开放 新疆连通世界谱新篇

■本报综合报道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部,陆地边境线长达5700多公里,与8个国家接壤,有18个对外开放口岸,是中国连接中亚、西亚和欧洲最为便捷的陆路通道,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域。如今,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新疆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由边陲之地转变为我国向西开放的一扇窗口,迎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新疆全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开通双边国际运输道路118条,与19个国家的23个城市实现通航,截至今年9月底,过境中欧(中亚)班列超6.5万列,通行量占全国一半以上。

目前,新疆已建成4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吸引近500家中小企业入驻园区,带动超10万人就业。发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优势,新疆还加快油气生产加工、绿色矿业、粮油等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已有35批次境外访问团来到新疆,在经贸、农业等领域达成系列合作事项。未来,新疆将继续聚焦乌鲁木齐国际陆路港“一港”、喀什和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两区”、交通枢纽商贸物流等五大中心以及口岸经济带,实施一批标志性、示范性工程,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的新空间。

“通道经济”转化为“产业经济”

在新疆搭乘飞机,透过窗口向下看,仔细辨认能看到成片的风车林。高空中,一个个风车如一粒粒小小的白点,整齐地排成一行行一列列,蔓延成无限风光。

这些高处看起来小小的白点,近距离观察却是“庞然大物”。在霍尔果斯公路口岸,一辆重型卡车正搭载着一片长约70米的巨型风机叶片缓缓驶过,场面十分壮观。

近年来,我国大型风电项目设备的运输车辆经霍尔果斯口岸运往哈萨克斯坦等国。今年来,霍尔果斯海关共保障6个国际合作项目900余车设备有序出境,包括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二期风电项目、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风电项目等。

阿拉山口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大通道,近年来,当地通过建设亚洲最大的室内集装箱换装库、500万吨散装粮食铁路专用线、100万吨粮油仓等,不断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依托运输优势,将“通道经济”转化为“产业经济”,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和加工枢纽。

阿拉山口口岸作为新疆最大的陆路口岸和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大通道,除了建设亚洲最大的室内集装箱换装库提升通关效率外,当地还依托通道优势加大与周边国家粮食贸易合作,加快粮食现代物流中心建设。目前,已吸引14家进口粮油龙头加工企业落地,形成了进口、加工、运输、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将“通道经济”转化为“产业经济”。

在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这家企业从中亚国家进口红花籽、亚麻籽等大宗油料作物,就地转化加工食用油和饲料,再销往全国各地。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阿拉山口还将继续提升粮食仓储能力,完善农副产品加工配套设施建设,使阿拉山口口岸成为新疆粮食进口量最大、涉粮基础设施最全、就地加工转化能力最强的口岸。

口岸成为对外贸易开辟“最前线”

曾几何时,阿拉山口只是新疆西部一座荒凉的边境小站。1990年,经阿拉山口的第二亚欧大陆桥全线贯通,阿拉山口的地缘和区位优势由此凸显。经阿拉山口抵达欧洲,比经满洲里、霍尔果斯口岸分别缩短运距2500公里、790公里。

2011年,阿拉山口通行首列中欧班列。12年来,阿拉山口铁路口岸累计通行中欧班列3.05万余列,占全国通行总量近五成。

目前,阿拉山口口岸通行的中欧班列线路已达113条,覆盖全国25个省区市,可达德国、比利时、波兰、俄罗斯等21个国家,搭载的货物主要有汽车及汽车配件、木材、棉纱等。

与阿拉山口铁路口岸类似,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近些年也经历了飞速发展。

据铁路部门统计,今年1月~7月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4538列,同比增长14.6%,通行列数为全国首位。自2016年霍尔果斯口岸首趟中欧班列出境以来,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已超3万列,开行线路达80条,辐射18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源组织方面,从最开始单一的笔记本电脑等产品,扩大到通讯设备、日用百货、机电产品、汽车配件、高新技术产品等200余种。

面对日益旺盛的运输需求,霍尔果斯口岸不断改革创新、优化服务,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比如,由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铁路轨距不同,出境货物需要在哈方完成准轨换宽轨作业。霍尔果斯口岸与哈方加强协作,在口岸推行准换宽业务,从而有效减轻哈方卸车压力,提升通行效率。同时,霍尔果斯公路口岸货运通道自今年8月15日起试行“7×24”小时通关模式,成为新疆首个试行“7×24”小时货运通关的公路口岸。

在铁路口岸,高耸的龙门吊飞舞于空中,集装箱整齐码放等待装卸作业;在公路口岸,繁忙的运输车全天候往返,口岸货运量高位运行;在中哈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大大小小的商铺销售着各式各样的特色商品,吸引了众多游客与购物者……在“一带一路”的带动下,口岸成为对外贸易开辟的“最前线”。

口岸兴旺,贸易发达。据乌鲁木齐海关统计,今年1~7月,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831.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9.3%,高于全国增速58.9个百分点。今年前7月,新疆与全球167个国家和地区产生贸易往来,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690.8亿元,同比增长61.4%,占当期贸易总额的92.3%。

从高空俯瞰新疆,蜿蜒绵长的边境线上,15个陆地口岸如一颗颗珍珠,连成一条对外开放的“最前线”。商品货物通过口岸“送进来”“运出去”,如血液顺着血脉顺畅流动,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新疆带来不竭发展动力。

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拓展

口岸日渐兴起的背后,是一个个新疆企业走向广袤的中亚乃至遥远的欧洲地区,拉起一条条经济纽带,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紧密相连。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疆与全球179个国家和地区产生贸易往来。今年前8月,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值达2066.8亿元,同比增长53.7%。

国际交流合作也不断拓展。中国新疆已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了7个地方经贸合作机制。今年召开了中国新疆—巴基斯坦毗邻地区经贸合作工作组第二次会议,还将陆续召开中国新疆与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经贸合作工作组(分委会)会议。推动建立与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国经贸合作机制,与泰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访疆代表团开展6场经贸对接活动,为企业搭建交流平台。

“越来越多新疆企业‘走出去’的同时,新疆的吸引力也逐渐增强。”今年1月至8月,新疆实际利用外资4.6亿美元,同比增长142.4%。

清脆的苹果,饱满的油桃,多汁的蟠桃……一个个新疆地产水果经过霍尔果斯口岸出境,走向中亚五国、俄罗斯和波兰等国家。出口这些水果的是新疆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霍尔果斯金亿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亿集团)。

“目前,公司平均每年出口量达60万吨,其中日用百货40万吨、农产品20万吨,主要出口国家为中亚五国及俄罗斯。2021年和2022年公司出口贸易额均达到了6.8亿美元。”金亿集团董事长于成忠表示。

从新疆“走出去”的不仅仅是果蔬企业,更有作为“工业粮食耕种者”的能源企业。早在2008年,新疆本土能源上市公司广汇能源就获得了哈萨克斯坦斋桑油气区块的勘探开发所有权。斋桑油气区块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哈州斋桑县,东临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广汇能源同时配套建成了中哈萨拉布雷克—吉木乃跨境天然气输送管道及境内5亿方/年吉木乃LNG液化工厂。2013年6月,随着斋桑油气区块项目顺利投产,通气投运,这也开创了国内民营企业将国外油气资源输送到国内进行加工运营的先例。

一个个“扬帆出海”的企业,走出了新疆的向西开放之路。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我国境内的终点,也是向境外延伸的起点。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日益深入人心,更多的中外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之路应运而生。比如,哈萨克斯坦作为最早与中国开展“一带一路”合作的国家之一,提出了“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与“一带一路”倡议紧密衔接,中哈两国在经贸、物流等方面的合作结出累累硕果。蒙古国提出“草原之路”,随后更是将其升级为“发展之路”,推动两国合作不断深化。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西部时报报社 版权所有:西部时报
京ICP备:2023038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