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海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电视剧《繁花》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央视八套黄金档和腾讯视频开播前,电视连续剧《繁花》微博“剧集繁花”阅读量就已超10亿。播出后,单集平均播放量近2亿,数据遥遥领先,被88万人打出8.5的高分。
《繁花》聚焦20世纪90年代初,讲述了以阿宝为代表的小人物抓住机遇、施展才华,凭借迎难而上的勇气和脚踏实地的魄力,改写命运、自我成长的故事。就像媒体人李春利所说的那样,剧中,无论主要人物阿宝、爷叔、玲子、汪小姐、李李,抑或饭店服务员、零售店主、工厂老板、外贸代理、汽车司机等群像角色,一个个普通人身上都有着不服输、不放弃的精气神儿。他们向商业对手挑战、向技术变革挑战、向个体命运挑战,在沪上弄潮儿女中留下一段段传奇。
在启动宣传的时候,制作方很早就推出“小人物传奇”这个话题。这是上海题材影视剧取胜的法宝,也是上海影视制作的“好球区”。
上海小人物的形象在影视剧中并不鲜见,给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是1937年拍摄的、由赵丹和周璇主演的《马路天使》。电视剧方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围城》《孽债》《上海一家人》等一批表现上海普通人生活与奋斗的电视剧在全国热播,尤其像《围城》,到现在为止仍然是文学名著的改编典范。
比起北京的红墙碧瓦,上海的街巷里弄更有烟火气,更能够折射出大变革时代下普通人的闪光点。上海一直是一个对潮流非常敏感的城市,也是一个善于接纳、吸收融合的城市,这也导致上海电视剧中的小人物有更大的矛盾,有更大的戏剧冲突,更能引起共鸣。尤其是在揭示人物性格、展现人物内心世界方面,上海的内省意识和主动精神,往往能激发出更多的戏剧冲突,塑造出更丰满、更富个性、更有“气息”的普通人。
海派小人物与京派小人物,分别受到了各自文化的影响。反映上海市井生活的《风雨宝兴里》,与反映北京市井生活的《情满四合院》,无论是叙事方式,还是表演风格,乃至于价值观念,都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印证了中国市民文化的特点:能够对其他文化兼容并蓄,对迥然不同的文化有极大的包容性。城市在交融中进步,在交融中发展,城市文化也是如此。
小人物的故事最动人。尤其是传奇的小人物,他们寄托了我们的梦想,照亮了我们的现在,给了我们前行和奋斗的动力,给了我们想象的美好,让我们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未来可能的自己。编剧王丽萍说:“我常对自己说,故事里别总是你争我夺,满眼‘恶人’、‘坏蛋’。冲突写到极致,容易拉动收视率,但是人与人之间那些矛盾被不断放大、升级,让人觉得少了一份身心的愉悦。”小人物没有大奸大恶、大风大浪,更不会“伟光正”,但平凡动人。
任何时候,时代都是由小人物共同簇拥而成的时代,都是小人物不断奋斗的时代。只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在这个时代,小人物站在了舞台的中央,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成为了时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