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报道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遣张骞从长安城出发,带领一行驼队向西进发,打开了华夏古国联通西方的时光通道——“丝绸之路”。如今,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加速推进,中欧班列长安号加速发展,已经成为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贸易线和“一带一路”建设大动脉,续写着新的传奇。
自2013年11月28日中欧班列长安号首列开行以来,历经10年,不断蓄能,从最初的零散开行逐渐实现常态化运营,辐射范围也从最初的“线”延伸到现在的“面”。10年来,长安号运行干线由最初的1条增加到现在的18条,年开行量从46列到超过4600列,覆盖欧亚大陆45个国家和地区,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持续领跑,成为全国运行时效最快、智能化程度最高、线路辐射范围最广、服务功能最全、综合成本最低的“钢铁驼队”。
长安号运行干线扩展至18条
据中欧班列长安号官方服务平台消息,1月19日,中欧班列长安号西安经霍尔果斯至波季线路正式首发启航。这是中欧班列长安号首次将格鲁吉亚波季作为目的站,这条新线路开行为长安号向南拓展贸易新通道增添了新动力,也标志着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行干线扩展至18条。
当日14时,满载汽车、大型机械设备等出口货物的55个集装箱,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从西安国际港站始发,一路向西,从霍尔果斯口岸出境,横跨哈萨克斯坦的辽阔土地,经阿克套港转轮渡至阿塞拜疆巴库,最终以铁路运输抵达格鲁吉亚的波季。该线路由哈萨克斯坦国有铁路股份公司与西安浐灞国际港成立的合资公司团队负责运营,线路全程采用“铁-海-铁”多式联运方式,运输距离7829公里,运输时间约为15天。
据了解,波季所在的国家格鲁吉亚,据守着欧亚地区的“十字路口”,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重要节点国家之一,是连通欧洲和亚洲的关键通道。对于沿线的贸易和物流企业来说,中欧班列长安号(西安-霍尔果斯-波季)专列的开通提高了运输效率、节省了运输成本,为企业稳定出口开辟了新的贸易途径,带来了丰富的商业机遇。
“今天新开行的这趟班列,能够更好地满足格鲁吉亚、土耳其当地及周边地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至此,中欧班列长安号常态化开行的国际干线达到18条,能够覆盖亚欧板块45个国家和地区。”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小军介绍。
站在新起点,落实新要求,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实现新发展。西安浐灞国际港党工委书记孙艺民说:“我们将持续推动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行质效‘双提升’,运行好全程时刻表专列,不断开拓和丰富新的线路,推动单一集装箱运输方式向多种运输方式转变,形成笼车、篷车、公铁联运、海铁联运等多措并举的全方位现代物流体系,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为区域发展提供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加快推动与境外铁路公司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加强枢纽对枢纽建设,积极推动港产港贸港城融合和联动发展,实现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高质量发展,为西安全面对外开放、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贡献更多力量。”
打造国际商贸物流枢纽
长安号凭借其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优势,不临江、不靠海、不沿边的西安,吸引了诸多产业集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
站台上,几百辆刚出厂的新能源汽车整齐地排列等待装箱,它们将乘坐中欧班列长安号前往中亚。
由于进出口产品结构等诸多因素,10年前,首班中欧班列“长安号”发车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虽然能满载而去,却只能空车而回。由此导致的运力浪费,成为了当时制约长安号发展的瓶颈问题。
2016年3月26日,满载而归的“长安号”回程列车,带着2000吨哈萨克斯坦葵花籽油和菜籽油驶入西安港。长安号终于摆脱单向出口,实现了“有来有往”。
今天,哈萨克斯坦的米面粮油、格鲁吉亚的红酒、吉尔吉斯斯坦的蜂蜜,越来越多的国际优质进口产品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进入了国内市场。2022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全年开行4639列,实现去回程基本平衡。
近年来,“光伏专列”已经成了西安港的高频词汇。而就在2023年,乌兹别克斯坦1GW(吉瓦)光伏项目成为中国—中亚峰会后中资企业在中亚地区投资的首个大型新能源项目。所用的光伏组件需要60趟中欧班列“长安号”的3000个集装箱进行运输。
“原来没有长安号时,我们把货从西安发到霍尔果斯口岸需要10多天,然后经汽车运输到哈萨克斯坦,共需20多天。现在搭乘长安号,同等距离,货物只需6天就到了,运输时间缩短三分之二以上。不仅如此,原先一箱货运费需要10万余元,现在运费只需5万余元,省钱省时,实实在在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的压力。”谈起“一带一路”交通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的利好,一物流公司负责人说。
为全力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西安国际港务区通过“+西欧”战略,加强与兄弟省市合作,即其他地市开行到西安的固定班列线路,将货物集结在西安,然后搭乘长安号驶向国外。如今,“一带一路”木材交易中心、中国五矿等已基本建成,集集装箱运输、冷链物流、期货交割、大宗商品、整车运输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商贸物流枢纽正在加速形成。
当前,长安号“+西欧”线路扩展至21条,货源地覆盖23个省份,实现了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晋陕豫黄河三角洲等地的互联互通。省内的榆林、渭南、汉中、宝鸡等城市,省外的广州、蚌埠、厦门、贵州等城市都与长安号有了合作。西安集结中心的建设使得中欧班列长安号的货源地从西安周边辐射到大半个中国。
在长安号的辐射带动下,西安国际港务区从全球各地引来不少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服务业。
陕西康佳智能家电有限公司是康佳集团新消费电子战略在全国布局的核心项目,也是集团在西北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该项目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建筑面积超13万平方米,涵盖办公、生产基地、物流仓储中心、创意研发中心等,设计生产线6条,满产后计划年产能300万台。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区位优势是吸引康佳落地西安的原因,长安号为康佳提供了综合成本低、效率高的选择,为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便利。
事实上,不仅仅康佳,随着中欧班列长安号的溢出效应渐显,东南沿海一些企业看到西安国际港务区内陆港、综合保税区和中欧班列的叠加功能和政策优势,纷纷将部分产能转移到西安。
同时,西安国际港务区也全力推动港产、港贸、港城融合发展,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规划建设了总面积17平方公里的“一带一路”临港产业园。
随着一些重点项目的落地,西安国际港务区产业集聚优势以其独特的吸引力和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吸引外来投资的主导力量。
成为丝路上带货“顶流”
“买卖全球”离不开发达、高效的跨境电商和物流体系。
跨境电商搭上长安号,串起产业链的上下游,让长安号的“流量”变为“留量”,为西安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长安号驰而不息,线上线下产业链布局也在逐步完善。依托长安号物流通道优势,西安国际港务区“一带一路”电商创新中心已形成集国内直播、跨境直播、短视频制作和主播培训于一体的直播电商生态圈。
俄罗斯籍主播凯特2018年来到中国后就一直生活在西安,她用流利的汉语说:“中国产品价廉物美,长安号运送速度飞快,每天的下单量很大。”
“目前,西安国际港务区已引进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抖音等一批国内外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及上下游企业落户,累计注册各类电子商务及配套企业2500余户,聚集各类电商人才5000余人,实现网络交易额超过2200亿元。”西安国际港务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跨境电商的商品由于品类繁多,消费者覆盖全球,造成了通关难、运输贵的问题。作为西安本土的首批跨境电商服务企业之一,西安迅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为解决跨境电商“痛点”,结合实际业务场景中“跨境电商物流+通关”的用户需求,自主研发了业务系统。通过系统的应用,使跨境电商申报系统与海关总署端口直接对接,能够实现跨境电商信息流、物流的实时互通,以及申报信息的有效监控和追溯,解决了集货和仓储问题,让用户在短时间内最大程度降低成本。
从欧亚大陆另一端的波兰、西班牙,到美洲大陆上的巴西、墨西哥,西安皓程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海外仓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海铁联运等方式,实现海外仓单仓每月的派送单量达到10000单左右。通过与国外的电商平台合作,目前公司已经在全球布局了4个海外仓,为平台企业提供一件代发、海外客服、售后维修、退换货等业务。公司将国内的货物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输到海外仓进行仓储,下单后12小时之内就会送达买家手中。
海外仓不仅拉近了中国卖家和海外消费者的距离,也让“中国制造“能够更好地走向全球市场。在今后的发展中,公司会继续选择中欧班列“长安号”,在俄罗斯等国家建立更多的海外仓。
为了更好地服务本地企业“出海”,满足企业通关需要,西安国际港务区不断完善物流通关提速以及配套服务,推动跨境电商跑出加速度。从接收跨境电商平台的资料,到申报进西安电子口岸的时间,只需要1.5小时左右,能达到全天候货随时到、随时查、随时放。
据了解,自2015年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以来,西安国际港务区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先后获批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进口贸易示范区”等15个国家级试点,逐步构建起以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易趣、抖音等各类电子商务龙头企业为引领的完整跨境电商产业生态。
在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的“一带一路”电商创新中心,30余家直播电商企业、800多名直播人才聚集于此,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上下游产业链布局逐步完善。未来三年,这里将吸引近千家跨境电商、直播、外贸、国际物流等外向型企业落户运营,导入产业人口超5万人,推动物流集结向贸易集结转型。
2023年,西安国际港务区还创新性探索出“中欧班列与跨境电商联动发展模式”,被商务部评为“外贸新业态优秀实践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
这项案例成功的背后,是中欧班列“长安号”为跨境电商贸易提供便捷运输通道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截至去年11月,西安国际港务区累计开行跨境电商班列500列,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100亿元。“跨境电商+长安号”已成为区域贸易增长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