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其中,1年期LPR维持在3.45%不变,5年期以上LPR从4.20%下调至3.95%,下调幅度达到25个基点,属历史上最大降幅,对于股市、债市以及实体经济,都将带来重大利好。
此前在2月5日,央行也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约1万亿元中长期流动性。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会议同时还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不难发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此次降息已经提前定下了基调。
对于此次降息,行业人士认为央行正在发力稳开局,并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购房者置业成本降低
在备受关注的楼市方面,投资稳增长需求较高,较大幅度下调5年期以上LPR报价,有助于促进有效需求加快恢复,助力楼市企稳。
同时,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长,合理调降贷款报价利率能够提振市场信心,促进实体经济,同时推动房地产市场实现良性循环。
基于此,此次央行降息,再叠加一线城市接连优化限购政策,房地产市场销售有望逐步回暖。
因为从数据上看,经历降息后商业贷款利率不断接近公积金贷款利率,这将从房贷市场角度推动房地产市场继续复苏。
有机构发布报告显示,全国所有城市房贷利率均进入4.0%以下的水平(北京市六区除外),房贷利率最低的城市郑州能够低至3.45%。
这一利率水平已经与公积金贷款利率非常接近。
换句话说,购房者的置业成本已经下降很多。
对于贷款购房的人们而言,本轮5年期以上LPR的调降,房贷也将迎来新一轮房贷利率调整。
数据显示,以100万元贷款本金、30年等额本息偿还方式计算,降息后购房者月供大约可以减少150元,30年贷款利息总共可以省约5.4万元。
在行业人士看来,这些节省下来的费用,能够为人们增加消费支出提供更多信心。
另外,主管部门也已经行动起来。
2月20日下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视频调度会议。
会议披露的数据显示,全国29个省份214个城市已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分批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给商业银行,共涉及5349个项目;已有57个城市162个项目获得银行融资共294.3亿元。
助推实体经济
此次央行降息的长尾效应也在逐渐显现。
因为降息不仅能够在短期内对经济形成刺激,更能在中长期区间对实体经济带来实质性利好。
最为直观的反映,就是降息能够把长期资金导入实体经济。
5年期以上LPR大幅下降,能激发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
这种情况尤其对制造业构成利好。
因为降息提升了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加速打造新质生产力。
对于“专精特新”企业来说,降息更是一场及时雨。
一般意义上,这些科创企业因为规模较小,在信贷利率等方面负担更重一些。
尤其是这些企业多数都是研发型企业,需要较多资金注入,才能推动研发成果尽快落地。
对于这些企业来说,降息相当于改善了信贷环境,不但能够提升其盈利能力,还能够让其把更多资金用于研发等方面,从而提升竞争力。
从数据角度看,降息将会继续推动制造业加速回升。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中国制造业PMI回升至49.2%,结束了连续3个月的回落。
分项指数变化显示,制造业国内外市场需求均趋稳回升,企业生产活动加快增长,四大行业和大中小企业协同回稳。
1月制造业PMI中,其中生产指数为51.3%,升至近4个月以来的高点,显示制造业生产活动加快。
而制造业是中国钢材消费的重要领域,生产指数跃到扩张区间,表明钢材需求的增加趋向。
1月PMI指数中,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上升1.4个百分点,表明内外需求景气度均有所改善,出口这一重要引擎也有向好势头。
行业人士认为,在包括降息在内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效果逐步释放的加持下,经济有望继续平稳向上。
降息提振投资者信心
央行这次超预期降息,对于股市和债市也有正面的积极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投资者信心。
虽然在降息消息公布后,A股市场并未出现大幅上涨,但政策效应完全发挥作用需要一个传导过程。
实际上,降息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多数体现在推升上市公司质量,稳定经济长期发展预期等相对长期的因素。
另外,降息对实体经济的助推,再具体到上市公司基本面改善,盈利水平提升,都需要一个过程才能完全显现。
总体而言,降息能够促进消费和内需加快恢复。
这些经济基本面改善后,企业盈利前景乐观,才有助于金融资产估值修复。
同时随着经济基本面稳步复苏,人民币汇率走势稳定将获得坚实支撑。
对于最近一段时间备受关注的债市,行业人士认为LPR利率调降,有利于经济复苏、宽信用,不过对债市而言该消息属于偏空。
多位行业人士表示,经历这一轮降息后,目前我国保持了相对较低的利率水平,有助于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但在未来,货币政策“工具包”在应对各种挑战、助推实体经济方面,也仍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
(李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