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报道
西部是我国非遗富矿。今年两会期间,从事非遗传承工作的住西部全国政协委员、西部全国人大代表引人瞩目。两会胜利闭幕,但他们所代表的西部非遗传承人,永远在路上。
杨钰尼:
为非遗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钰尼文化艺术传承中心校长杨钰尼出生于1996年,是年龄最小的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她来自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一名从小在梯田边长大的“哈尼姑娘”,也是一名从事哈尼梯田文化传承的青年工作者。在接受采访时,杨钰尼展示了一份足有70多页的文档,里面记录了她一年来的各项履职工作。学习、宣讲、参加调研、接受采访、录制节目,这名“95后”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动非遗与青年的“双向奔赴”。
2010年至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先后列入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民族命名、以农耕文明为主题的活态世界遗产。在丰富的哈尼农耕文化中,还有多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歌舞,比如乐作舞是一种哈尼族和彝族共有的歌、舞、乐一体的古老民间舞蹈,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杨钰尼一直关注哈尼文化的保护传承。2015年,还在上大一的杨钰尼在家乡创办了红河县钰尼文化艺术传承中心,开展多声部民歌、乐作舞、哈尼儿歌、器乐、手工艺等教学,努力引领山里的孩子开阔视野,并借助舞台演绎哈尼族文化。八年间,她和她的团队累计培训学员3000余名,越来越多的学员凭借歌舞艺术走出大山。
“今年春节期间,我的一个学生来拜年,说即将大学毕业,想写一篇关于乐作舞或者是传统文化传承价值的论文,问我可不可以。我说太可以了!”杨钰尼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之前有人问过她,她的小团队能力有限,能为哈尼文化的传承做出多大贡献?她回答说,自己有那么多学生,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哈尼梯田文化保护的队伍会越来越壮大,没想到仅过了八年,就已经有学生在做文化传承的工作。
去年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杨钰尼就提交了《保护哈尼梯田良田沃土,传承世界遗产农耕文明》的提案。今年参会之前,她专门去拜访了乐作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阿胖,询问她有关非遗传承的建议。
非遗如何创新发展?今年,杨钰尼有很多规划。她要用“乐作舞”的音乐旋律结合年轻人喜欢的流行元素创作一个舞蹈作品,还要探索“互联网+文化传承”。全国两会期间,杨钰尼提出,建议在乐作舞、多声部发源地阿扎河乡建“乐作舞广场”“长街古宴长廊”“哈尼古歌农耕技艺展示厅”,鼓励、引导原住民开展以四季生产调、乐作舞、哈尼多声部、梯田耕作技艺为重点的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开展青少年研学、梯田文化课堂实践等活动,组织全国农耕技艺技能大赛等活动,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哈尼梯田农耕文化人才队伍。
郁伍林:
民族文化让乡村旅游发展有了“魂”
“代表,你们这个‘哦得得’是哪样意思哦?”
“这个相当于我们怒族的语气词,有‘慢慢唱’的意思,现在已经成了我们怒族民歌的曲牌名。”
来自怒江大峡谷的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郁伍林,聊起怒族民歌、聊起老姆登村、聊起旅游民宿,就打开了话匣子。
郁伍林从小就能歌善舞,常被选为怒族代表外出展示民族文化。1997年,他回到家乡,想为传承发扬怒族文化做更多的事。他潜下心来,经常去拜访村里的老艺人学习怒族传统文化,并进行挖掘整理、练习掌握。经过多年钻研,他掌握了几十种达比亚舞的跳法,现在达比亚舞已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要留住民族文化,就需要培养下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郁伍林从28岁起开始收徒传艺,每年寒暑假都在村里开设非遗传承班,村里很多孩子从小学起跟着他一直学到高中。2007年以来,郁伍林担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部分学校的课外非遗辅导员,传授怒族歌舞并宣讲怒族传统文化。
“老姆登”是怒族话的音译,意思是大家都喜欢来的地方。郁伍林是老姆登村第一个吃上“旅游饭”的人,2001年开起了全村第一家客栈。“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客栈火了以后,不少乡亲来我家里取经。”郁伍林毫无保留地向大家传授经验。从客栈选址到楼层设计,从内部装修到房间布局,从打扫卫生到整理房间,他都手把手教乡亲们,尽心尽力带动身边的群众发展农家乐创业,走共同致富的路子。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乡村旅游不仅仅是给游客提供吃住服务那么简单,还要有民族文化特色,这样乡村旅游发展才真正有了‘魂’。”在发展农家乐的过程中,郁伍林开启了“非遗+旅游”的探索,在客栈内设立了怒族文化展示厅,展示以往的农耕生产生活用具。他还组建了非遗展演团,有游客时组织演出为游客们表演,空闲时排练节目,带着乡亲们“自娱自乐”。
“过去几年,我们老姆登村发展起特色乡村旅游,让游客体验到热情淳朴的怒族文化,不仅促进了非遗传承,还增加了村民收入。”郁伍林表示,希望能有更多游客来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勉冲·罗布斯达:
建言唐卡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要不忘职责和使命提出有价值的提案。”连任两届全国政协委员,勉冲·罗布斯达连续多年建言唐卡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多年来,我提出的提案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回复和解决。”勉冲·罗布斯达说,自己当选委员的第一件提案是《关于在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增加唐卡类报名选项的提案》,这个提案提交后唐卡类作品顺利得到了参展资格,这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履职热情。
2021年勉冲·罗布斯达提出《关于提请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手工艺传承发展工作力度的提案》,该提案被评为“全国政协2021年度好提案”。勉冲·罗布斯达说,这是对他委员工作的肯定和嘉奖,委员只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出有价值的提案,一定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勉冲·罗布斯达出身于唐卡绘画世家,家族里的五代人都从事传统勉萨派唐卡绘画,为带动西藏唐卡艺术的发展,他于2012年创办西藏唐卡画院,将家族技艺无偿教给学生,使唐卡艺术得到与时俱进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唐卡画院破除了传统思想观念,使家族技艺得到了更好发展,也使许多女性同胞加入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勉冲·罗布斯达说,传承发扬民族文化和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就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勉冲·罗布斯达继续聚焦唐卡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他希望进一步深化唐卡艺术与旅游融合,“景”上添“画”更好地保护传承发展西藏唐卡艺术,同时促进西藏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旅游业成为带动西藏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成为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渠道,通过推动‘非遗+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能够在旅游中进一步提高唐卡艺术的影响力,促进唐卡艺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勉冲·罗布斯达认为,唐卡艺术与旅游深度融合,让市民游客近距离观赏唐卡制作过程,亲身体验唐卡绘制感受传统技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李利:
让布依元素走出大山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这是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布依垚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李利近期一条微信朋友圈的内容,配图是一件蓝色布依族刺绣上衣。
李利是黔西南州晴隆县鸡场镇的一名布依族姑娘,今年返乡创业第八年。从小和母亲一起学习制作布依族服饰,熟练掌握绞纱、排线、织布、裁布等传统工艺,12岁时她就亲手为自己做了一套布依族服装。2016年,李利开始带着一群小伙伴建立了服装品牌“布依垚”,带动乡亲们就业,努力让富含布依元素的时尚服饰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2023年,布依垚在兴义万峰林等景区开了3家集展览与销售一体的门店,线上抖音号粉丝量突破20万人,吸纳60余人稳定就业,带动居家灵活就业180余人,产品广销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福建等地,还有部分国外订单。春节期间,布依垚各线下门店客流大增,蜡染T恤、连衣裙等产品,纷纷卖断货。
“去年销售额是600多万元,今年的目标是突破1000万元。”李利说,为了让产品的设计更新,紧跟市场步伐,公司招募了一批有想法、有专业能力的年轻人加入团队中,其中包括不少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目前设计团队有六七个人,大家思维很活跃,设计出的服装、配饰很受欢迎,出了好几个走俏市场的爆款。”她说。
去年全国两会上,她提出“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就业培训、提高就业技能,让民族手工艺走得更远”等两个建议,相关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2023年,晴隆县通过设立专项培训项目,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参加学习。仅阿妹戚托移民搬迁小镇,就有300多人经过培训掌握了缝纫和刺绣技术。
“近年来,我致力于布依族传统手艺的传承和发扬,将布依族元素融入日常用品、文创产品中,将制作工艺进行研究改良,提升民族文化产品的推广度和接受度。在努力做精和开拓好市场的同时,积极探索运用“实体+互联网”方式,注重传统文化与时代需求相结合。”2024年全国两会前夕,李利精心设计赶制了三套布依族服饰,包括一套取名“朝霞”的红色系盛装,以及两套相对素雅的便装,期待通过全国两会的平台,展示好布依族服饰的非遗文化魅力。
田静:
以“活态性”更好地进行传承
今年寒假,15名大学生走进田静的非遗传习工坊,感受云南建水紫陶烧制技艺,了解家乡传统文化。
田静所在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有1200年的建城史,素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之美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0个。但她发现,不少从这里走出去的大学生,并不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细节。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建水紫陶技能传习中心理事长田静每年都会为返家乡大学生搭建实践平台,通过不同主题,向大学生展示家乡传统文化、介绍建水紫陶烧制技艺。
“今年寒假有15名大学生参加实践,9名来自乡镇。”田静表示,年轻人肯来参加已经不容易,“我们认真付出,通过一个个主题,为大学生提供既可以实践又能了解家乡的机会。”
田静连任两届全国政协委员,履职过程中,她十分关注非遗在青少年当中的传播和弘扬。成立紫陶技能传习中心,每年定期免费举办培训,开展“小小传承人孝亲课堂”项目,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她尽力在更多地方,以不同形式播撒非遗的种子。
近几年,在田静的影响和带动下,先后近百名青年加入紫陶行业,越来越多的青年能留在家乡,身怀一门手艺养活自己。
10年前,返乡青年李丹丹为了生计,跟着田静学习紫陶烧制技艺。在学习过程中,曾经容易急躁的李丹丹做事变得有条不紊,心态也更乐观。如今,她不仅成为一名紫陶烧制技艺传承人,还协助师父田静做建水紫陶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工作,参与开展“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做“小小传承人孝亲计划”,这也坚定了她追随师父的脚步、努力充实自己的信念。
“非遗传承的核心是人,制约非遗保护传承最大的困难是后继乏人。”在田静看来,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传统技艺类非遗,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其文化内涵和技艺价值通过生产工艺环节来体现。因此,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培养模式,更强调在生产环境中实现,需要进一步统筹学校教育、非遗传习中心(工坊)实践等方面的力量,让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以“活态性”更好地进行传承。
基于此,去年全国两会,田静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人培养》的提案,并建议制订更加精准的培养目标和计划,加强代表性传承人的学徒制培养模式探索,“以奖代补”鼓励传承人培养。
田静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推动我国非遗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想要取得成效,不可能一蹴而就,政策的推进落实也并非一日之功。
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田静每一年都会带来非遗项目保护传承的相关提案,持续为传承人发声。“有一些问题得到解决后,又会继续查漏补缺。”她说。
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田静发现,其中不少与自己曾经在提案当中的内容引述相关。
不仅如此,随着《中国非遗春节联欢晚会》《非遗里的中国》等节目的广泛传播,田静感受到社会对非遗传承人和非遗文化更加关注。这更加坚定了她继续在这条路上“查漏补缺”的信心。
每年走访各地传承人,是田静履职调研的规定动作。她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很多时候政策出台了,传承人却并没有很快获得相关信息。田静希望结合自己的实践和调研,向更多人普及相关政策,也让更多传统手艺人的困难能被政府部门看到。
蓝淋:
非遗首先要年轻化
“精心保护、良好传播和合理利用对我国非遗事业发展关系重大。要让年轻人喜欢非遗,非遗首先要年轻化。”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非遗代表性项目壮族刺绣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广西工艺美术大师蓝淋认为,非遗必须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融入现代生活,用现代审美的眼光去设计产品,用时下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和平台去传播非遗。
去年两会,蓝淋针对非遗项目的资金扶持、品牌宣传推广提出了一系列建议,陆续得到办复落实。今年,蓝淋进行了更加深入地调研,她发现,旅游是人们了解、传播本地非遗的一大途径。虽然各地非遗展示活动、非遗产品展销活动众多,但游客很难在第一时间掌握相关信息,从而错过近距离接触非遗项目的机会。
蓝淋认为,可以在各个城市商业街、城市中心、旅游打卡点、热门景区设立集展示与销售于一体的非遗展示馆,汇聚并展示地方的各个非遗项目,让非遗搭上文旅融合的“快车”。在人流量大的区域设立非遗展示馆,游客就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快速了解非遗项目内容、图片,便捷地打开相关产品的网络销售链接等。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大非遗展示馆的建筑面积,邀请非遗传承人每周轮流进行技艺展示、展演,让游客体验当地优秀的非遗项目,鼓励游客参与社交媒体内容创作并分享,进而促进传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