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时报电子报

2024年3月26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133

西部时报乡村振兴 农旅融合助推西部乡村振兴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西部时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旅融合助推西部乡村振兴

■本报整理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

西部各地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把农旅融合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取得了积极成效。

广西灵川:农旅融合乡村美

灵川县长岗岭村始建于宋代,是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村中保留有明、清、近现代建筑60余座。2006年,长岗岭村古建筑群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

2022年,长岗岭村成立灵川县长岗岭旅游专业合作社,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旅游项目。2023年3月,村里的山边水边书屋揭牌启用,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重点支持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建设项目。“书屋既满足了村民精神文化需求,又有效连接长岗岭村的商道古村文化底蕴,提升了乡村旅游的格调品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二级调研员熊健厚表示,长岗岭村的“书屋+旅游专业合作社”模式,是公共文化服务融合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尝试。

留住传统风貌,建设美好家园。灵川县整合资金20余亿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农业产业和休闲旅游提升”三大工程,走出一条古村落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并重发展之路,打造美丽休闲乡村。

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灵川县以1个5A级旅游景区、4个4A级旅游景区为基础,依托特色农业产业,创建农旅融合示范点、打造田园综合体,实现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在大圩镇大圩村的集体经济草莓产业园内,一垄垄长势喜人的草莓让人垂涎欲滴,不少来自周边城市的游客正在体验采摘草莓的乐趣。“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这里有草莓摘,天气暖了,正好带着孩子、老人一起过来走走,家里人都开心。”游客易晓丽说。

大圩村村委书记周林付介绍,大圩村集体经济草莓产业园占地面积250亩,于2022年完成第一期项目建设,采用“夏季香瓜+冬季草莓”的种植模式,配套完善供水、供电、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产当年,草莓产业园的水果种植总收入达40万元,大圩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并帮助脱贫户2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通过创建农旅融合示范点,灵川县建设了东漓古村、小平乐休闲基地、金谷冰泉等一批休闲旅游示范园区,带动了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升级发展。目前,全县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7个、国家及广西乡村旅游重点村7个、五星级乡村旅游区3个、四星级以上农家乐4个。全县累计投入资金8.49亿元对田园综合体产业设施、乡村设施、文旅设施、公共设施等进行了全面提升。2023年,灵川县共计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以上,示范区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超过2.5万元。

四川通江:老区味 生态韵

“我们这里的红色旅游景区打造得非常好,现在高速路也修通了,每天游客都很多,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谈起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新村的变化,“又一村”农家乐经营者伏秀琼一边忙着给客人配菜,一边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在“又一村”农家乐的不远处,就是位于通江县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这里是全国安葬红军烈士最多、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

如何利用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为通江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新打造的川陕苏区王坪综合实践教育营地探索出了一条“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川陕苏区王坪综合实践教育营地坚持以“红色+”推动多元业态融合发展,与川陕苏区王坪旅游景区相互融合、延链补链,利用红色研学这一载体,带动周边民宿、农家乐等服务业发展。目前,王坪村已兴办农家乐27家、特色小商品店15家。

通江县杨柏镇太平场村龙池谷蓝莓示范基地则通过发展蓝莓产业,开展采摘节、农耕文化体验等特色活动,有力带动了乡村发展。当地村民杨江荣介绍,自从发展蓝莓产业以来,村民不仅能获得每亩土地400元的流转费,还能在基地里干点活,收入比以前多了。

通江蓝之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向林介绍,当地已经举办了三届蓝莓采摘节,共计接待游客35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00余万元。

通江县按照“做强链头、锻造链身、厚植链尾”思路,以太平场村为中心,以蓝莓产业为主体,带动全县17个乡镇32个行政村发展蓝莓1.3万亩,建成集育苗、种植、电商、冷链、物流、深加工、营销及观光体验、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农旅结合、三产融合新业态。

为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民胜镇方山村引进方山欢乐世界项目,打造鱼游部落、鱼探森林、勇气大挑战、欢乐营地等主题项目,打造县域乡村旅游新标杆。

兴隆镇翰林村顺势做起了乡村振兴大文章,打造了翰林花海、巴蜀民歌风情园、翰林湖水上演艺等项目,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通江县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当地3万余人吃上旅游饭,人均年增收1.2万余元。凭借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通江不断擦亮红色旅游名片,一幅红色旅游带动乡村振兴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老区味、生态韵、通江范”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正在形成。

云南祥云:“田园”变“游园”

祥云县下庄镇鱼进所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挖掘当地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产业,加快推动“村景变美景、田园变游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探索实践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以农带旅,推动农旅提质发展。强化冬桃产业链建设,推进“桃旅”融合新发展。鱼进所村依托冬桃农民合作社有序打造李家自然村冬桃园基地,通过“合作社+种植户”模式不断推进300亩冬桃精细化管理,以高品质高颜值桃果打开知名度,加快建成集旅游观光、康养休闲、采摘娱乐一体化的多功能果园。同时挖掘李家自然村“柳下、流水、稻田、古村”观光资源优势,打造了农家小院、木槽绿植、风车广场、稻田秋千、海塘垂钓、二十四节气文化巷道等配套设施,以网络直播、微信公众号推文等方式大力宣传田园风光,进一步打造“春有花、夏有景、秋有果、冬有绿”的乡村名片,推动旅游观光农业新发展。

以文带旅,深化文旅深度融合。依托“携手新乡村”沪滇对口协作项目,完成李家自然村巷道路面硬化和污水处理工程。紧紧围绕“大理州第二批传统村落”定位,多措并举扬优势、亮名片,着力以农耕文化为主基调,以建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现代乡村休闲地、“打卡地”为目的,结合祥云传统民居特色及村内“四横四纵”规划特点,利用28户12院老房老院进行民宿改造,目前已有1户建成并投入运营。深入挖掘火烤月饼等传统美食文化,2023年成功举办“端午民俗文化活动”,设置端午百家宴、射“五毒”、包粽子、乡村美食街等游园活动,并为李家自然村拍摄全村福,现场流量累计超过2000人,站稳立实“乡村旅游小村”发展定位,进一步打造“乡愁文化旅游示范点”。

以旅彰文,增强传统文化自信心。积极申报农文旅融合项目“我在鱼进有块田”,探索闲置土地资源流转新途径,打造线上认领、线下管理的“云种田”模式,为游客提供种植、养成、观赏和收获的多重体验。依托祥云县下庄镇普发兴先进事迹陈列馆等红色文旅资源,深入探索“红色旅游+农耕研学”的旅游精品路线,不断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常态化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2023年成功举办乡村运动会,吸引游客2.8万余人,进驻商户27家,实际收入4.8万余元。不断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全力做好农旅融合新文章,让“柳下古村”真正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人”的宜居宜游生态美丽新乡村。

青海海晏:以农促旅 以旅兴农

海晏县以红色资源优势带动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持续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加快构建“一城五业、全域生态”发展格局。

做好“资源转换”文章,培育产业融合新动能。围绕农旅优势资源进行深度融合转换,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不断释放增长空间和发展潜力。夯实农牧产业基础。累计投入5.3亿元提升农牧业配套设施,持续推进生态畜牧业“九个一”配套工程,构建沿北山公路农牧业高效集群化发展带,逐步形成“种养结合、农牧互补、草畜联动、循环发展”的农牧业绿色发展之路,全县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0%以上。

做好“以农促旅”文章,推进农牧旅游区建设。围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形成农旅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实施全产业链打造行动,为农旅融合赋能。打造融合新模式。坚持以旅游为核心,以传统要素为配套,打造集观光旅游、特色餐饮、演艺体验、特产购销为一体的全链条服务项目,推动农旅产业链式开发、深度融合。开发旅游新业态。扩大农旅项目有效投资,提升达玉温泉、包忽图温泉等基础设施,推出精品康养旅游线路。做活6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布局建设6处旅游服务驿站,完善和丰富民俗体验旅游线路。延展文创新产品。充分激活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特色食品等本土资源,做大做强藏羊、牦牛、青稞、饲草等传统产业,加大文创产品、非遗产品、农产品的开发,推动产品实现线上线下销售。

做好“以旅兴农”文章,推进红色旅游区建设。围绕打造高原生态旅游目的地,搭建农旅融合载体和平台,实施红色旅游提升行动,为农旅融合奠基。拓展延伸研学产业。全面提升红色教学点基础设施,依托原子城纪念馆、时代楷模纪念馆等“坐标”,做好教学点系统串联工作,着力推进红色研学游一体化模式。挖掘红色旅游线路。深入挖掘县域各村庄红色故事、村史历程等文化资源,将东达村史馆等29处县域本土教育阵地纳入红色研学现场教学点范畴。推出“红色研学+绿色生态+民族团结”等多种复合型研学路线。丰富红色教育内容。盘活利用红色研学营地学生公寓楼、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低效资产,研发红色教育课程体系,探索“金银滩”红色话剧进课堂和商演模式,争创国家级青少年红色研学营地。

做好“农旅融合”文章,增添群众增收新活力。围绕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把群众参与作为优势资源转换的受益者,实施群众参与行动,为农旅融合增色。落实惠农政策。继续谋划开展海晏牛羊“促销售、助增收”活动,举行海晏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进山东活动,及时调整优化牛羊出栏奖补政策,增加农牧民转移性收入,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增收。培育增收业态。瞄准“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农旅融合发展趋势,依托项目培育乡村游、农家乐、农业采摘、养殖体验等旅游项目,带动农特产品营销增收。拓宽增收渠道。提升休闲特色民宿、自驾露营等产品质量,力争将三角城镇打造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再培育4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以示范试点助力群众持续增收。

内蒙古开鲁:“咱家菜园”受欢迎

开鲁县黑龙坝镇以农为媒、以旅兴农,不断挖掘资源、丰富产品、完善业态,推动旅游与农业同频共振、协同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有机特色小镇,赋能乡村振兴。

这几天,在开鲁县黑龙坝镇“咱家菜园”里,抢“鲜”上市的西瓜、西红柿、豆角等果蔬全部成熟,引来周边游客抢“鲜”购买。园内丰富多彩的游园项目,也让游客过足了“游、购、娱”的瘾。

“来到这儿后,眼前一亮,这里有新鲜的蔬菜、水果,还有好玩的。我买了一些新鲜的蔬菜给我的朋友,回去让他们也尝一尝。”游客杨淑梅开心地说。

“我是带着孩子和老人一起来的,这个菜园挺大的,有着各式各样的蔬菜、水果,孩子进来后认识了很多蔬菜、瓜果,玩得很开心。”游客李永杰说道。

笔者了解到,开鲁县黑龙坝镇立足设施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统筹整合政策、项目、资金等各类资源,精细培育优质农产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条,打造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娱乐项目和活动,让周边群众尽享观光游玩乐趣,真正实现科技引领、农旅叠加,科技农业和休闲农业有机结合,赋能农旅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开鲁县乡村振兴局局长禅鹰飞说道:“开鲁县黑龙坝镇‘咱家菜园’是开鲁县2023年利用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实施的设施农业小区建设项目之一,占地28000平方米,建有蓄热节能日光温室22座。隔湿透光保温被、水蓄热系统、立体通风系统、智慧物联系统等现代化设施,让园区实现冬季零供暖、反季节种植增加农户收入。园内还建有环线轨道车、水上轨道车、摆渡船、滑冰、趣游园等供游客免费体验。”

“春节期间我们举行了‘过大年 趣游园’活动,每天入园人数1500人至2000人,吸纳会员4000多人,实现营业收入80余万元。下一步,我们还将开展‘种瓜得瓜’系列活动,通过认领、认养等方式让小朋友们体验从种到收的快乐。”“咱家菜园”负责人齐万国介绍道。

据介绍,开鲁县依托“咱家菜园”线上线下开展的农旅融合系列活动,还促进了黑龙坝镇林中生态鹅、蒲公英茶系列、糯玉米系列、苹果梨、葡萄、香瓜等特色农副产品的销售,提升了区域品牌知名度。

“黑龙坝镇将建设‘咱家菜园’二期工程,使农旅设施更加完备齐全,促进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黑龙坝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刘宝奎说。

甘肃环县:融合发展拓宽思路

“我们的散养土鸡肉质鲜美,口感细腻且有韧性,大家喜欢可以下单购买”“我几乎每天要做300个油饼”“雪后的草原风光有别致的美,特色大件羊肉更是满福”……近几年,环县的特色乡村美食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美食+旅游”模式初步形成。

庄子峁是坐落在环县洪德镇耿塬畔村的一个生态农庄。随着农文旅融合不断深入,庄子峁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每逢节假日或周末,周边地区游客就会携亲朋好友来庄子峁,品土鸡、尝凉粉、吃油饼。这些乡村美食,都是当地农家的拿手绝活。

一大早,“七奶奶小厨”农家饭庄负责人高毓琴和婆婆就开始忙着炸油饼了,揉面、整形、入锅,不一会儿,酥香可口的农家油饼就端上了桌。“从来没想过,我这乡下人还能吃上旅游饭。”高毓琴说。

自从村里成立了生态农庄,游客越来越多,高毓琴和婆婆便用传统炸油饼手艺吸引客人,没想到生意很好。

环县是“中国小杂粮之乡”,村民们制作传统美食很是拿手。2019年,村民杨清艳被评为庆阳市网络统战“村村播”新农人培育工程带头人,她联合农庄20多户群众,发展传统农家手艺。随后,村民杨志平夫妻开始散养土鸡,酿制黄酒;村民刘海琴重操旧业酿制手工酱油;村民杨满彦提供自家的6亩土地,作为共享菜园……

3年多的发展,庄子峁发生了巨大变化,22户103位村民经营着蜂蜜庄园、农家手工酱醋、石磨面粉、石碾辣子、糜子黄酒、手工织箩6个作坊。生态农庄的游客日渐增多,截至2023年12月,累计接待游客6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200余万元。庄子峁探索出了“一户一品、自主经营、人人参与、抱团发展”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如今,庄子峁村民用老手艺、好味道,吸引周边及外地游客组团体验,让孩子们到田地里种植、锄草、采摘,拉一拉奶奶辈的风箱,添一把农家的大锅柴火,吃一顿地道的农家柴火饭。

农产品怎么卖出去,是庄子峁农户们关心的问题。

杨清艳鼓励乡亲们组建了“村花网络直播团队”,将“村村播”发展成“户户播”。农家常见的手工织箩通过快手、抖音等平台推广后,成了抢手货。

数字赋能农产品销售,在“庄子峁”品牌打响后,村民们除了做好自己的拿手产品,还活跃在各新媒体平台。十二奶奶为自己的手工辣椒面代言,七婶主推自家的农家小米,八大爷抱着农家土鸡讲饲养,十一婶直播做黑豆酱……

每天晚上吃完晚饭,村民杨志平准时开播,介绍自家土鸡、黄酒及各类农产品,还时不时和观众展开互动。“虽然忙得脚不沾地,但是我干劲十足,去年11月分红,仅线上收入就有近2万元。”

依托新媒体平台,庄子峁农户把手机变成新农具、把数据变成新农资、把直播变成新农活。环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庄子峁通过践行‘新媒体+产业’路径,闯出了一条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

受此启发,环县组织各村在庄子峁开展新媒体人才线上线下培训,组织现场学习、现场实践,帮助当地村民通过直播带货等手段发展致富。

“我父亲曾在环县生活多年,这次我带家人回到故土,尝尝家乡老味道。”来自兰州的马先生品尝完家乡美食,还特地参观了农耕民俗文化展示馆和乡村记忆馆。他说:“馆里的很多展品是我小时候用过的。透过一个个老物件,忆起了小时候的很多故事。”

庄子峁依托农文旅融合发展,充分利用有着浓厚“乡愁”特色的农耕民俗文化展示馆、乡村记忆馆以及灯光球场、烧烤啤酒广场、特色农家乐、窑洞民宿等配套设施,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乡村旅游产业链。

(参与采写:宾阳、肖玉旭、马钰、李楠、赵垒、魏全民、谭柯、李隽、张明宾等)

图片及资料提供:文中相关文旅主管部门、部分受访者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西部时报报社 版权所有:西部时报
京ICP备:2023038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