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策划:张海燕
作 者:张海燕 陈 潜 尹思源 邝伟楠 任 丽 秦 毅 李媛媛 叶雨婷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和关心外国来华留学生。
2014年12月13日,全国留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向在华求学的各国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2018年5月2日,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他对在场的外国留学生说,要了解中国,就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人文思想和发展阶段,特别是要了解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020年5月17日,总书记在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中表示,中国欢迎各国优秀青年来华学习深造,也希望大家多了解中国、多向世界讲讲你们所看到的中国,多同中国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2021年6月21日,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的留学生们的回信中表示,中国有句俗语:百闻不如一见。欢迎你们多到中国各地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同时把你们的想法和体会介绍给更多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
2023年5月,总书记在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中亚留学生的复信中表示,希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中亚留学生积极投身中国同中亚国家友好事业,弘扬丝路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中亚故事,当好友谊使者和合作桥梁,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作出自己的贡献。
2023年7月4日,总书记在给南京审计大学审计专业硕士国际班的留学生的回信中表示,希望南京审计大学审计专业硕士国际班的留学生与中国同行加强交流、互学互鉴,通过审计这个窗口了解中国、读懂中国,为深化国家间友谊与合作积极贡献力量。
2024年1月17日,总书记在给北京交通大学肯尼亚留学生及校友代表的复信中表示,希望北京交通大学肯尼亚留学生及校友代表学好专业知识,赓续传统友谊,投身两国合作,讲好中非友好故事,为推动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2024年5月31日,总书记同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总书记指出,前不久,我收到在中国天津大学留学的马来西亚学生写来的联名信,他们立志做中马友谊的传播者和推动者,期待用所学知识服务中马命运共同体建设。两国友好事业后继有人,我对此感到欣慰。
总书记关心外国来华留学生,一以贯之、用情用心,西部地区干部群众深受鼓舞。
今年以来,西部各地积极为外国来华留学生提供条件、创造机会,让他们了解中国、讲述中国,成为传播中国文化、西部文化的使者。
感受丝路文化魅力
应云南中华职业教育社邀请,云南普洱学院于5月31日至6月3日,组织留学生参加由云南中华职业教育社、云南省温暖工程慈善基金会联合昆明城市学院、昆明新中华实验学校和UC教育集团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英才计划”在滇留学生SDG Open Hack 创新能力提升研学系列活动。该项目得到了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同心温暖工程基金会的鼎力支持,并在云南省委统战部的指导下,由云南省温暖工程慈善基金会负责具体组织与实施。
此次研学活动内容丰富,包括观摩创新、创意及创业作品展览,探访云南民族村以体验云南独特的民族文化,深入领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的魅力,参与中外学生校园文化交流与实践,以及观摩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云南省省赛终极赛,并聆听主题课程《共同的命运 共同的家园》。
在本次“一带一路英才计划”在滇留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研学系列活动中,普洱学院留学生与现场两支在校大学生队伍组成跨国际、跨专业、跨学科、跨院校的创新团队。团队成员根据各自兴趣,选择以了解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及其中国实践为基础,以全人类如何更好地共同发展、和谐发展为主线,与中国学生共同探索创新发展思路,寻求解决途径。在限定的24小时内,老师及行业领头企业导师带领着同学们开展“头脑风暴马拉松”,各团队积极开发创新解决方案,并最终面向评委和公众进行展示,最大程度地激发参与者的创新潜能。最终,普洱学院留学生参与的翠意永续队和同行造梦队分别荣获“最具投资价值奖”和“最具社会意义奖”。
此次研学活动加深了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体验,提升其职业素养和能力,为其未来在中外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通过活动引导留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增进其对“一带一路”倡议所蕴含的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内涵的理解与认同。
6月23日至26日,青海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来华留学生开展“重走丝绸之路 拥抱千年文明”研学实践系列活动,来自10个国家的18名留学生来到古丝绸之路起点——陕西省西安市,开始实地探访古丝绸之路历史遗迹,沉浸式感受丝路文化魅力与中华文明悠久历史。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多国留学生讲述着他们的“丝路情缘”,感受着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变化与勃勃生机。
历史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外的重要通道,沿线文化交流密切。它起始于古代中国长安,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24岁的土库曼斯坦留学生柯力如今在青海民族大学攻读汉语言文学本科学位。他说,在古代,他家乡的商人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进行贸易。“如今,我也沿着这条路来中国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化。”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路线,更是不同文化合作的象征,让沿线地区互联互通,非常了不起。”巴基斯坦留学生马龙说,“我的国家也与丝绸之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我对丝路文化有着深刻的共鸣。”
初见马龙,是在聆听西北大学《丝绸之路与文明互鉴》专题讲座上,这个说着一口流利中文的巴基斯坦小伙,在中国留学、生活多年。马龙说,他爱中国的历史、美食,也爱热情的中国人。“以后我要在中国工作,我还有很多梦想要在这里完成。”
在马龙看来,历史上中国和巴基斯坦就通过丝绸之路建立友谊,而如今共建“一带一路”更是一座加强两国经贸合作、民心相通的桥梁。“共建‘一带一路’为越来越多的巴基斯坦青年打开了一扇大门。”他说。
2024年,共建“一带一路”进入新的十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入,像马龙一样选择来中国深造和定居的留学生越来越多。
骊山、华清宫、兵马俑……老挝留学生林川计划毕业之际邀请家人来中国走一走、看一看。“文化交流可以增进不同国度的相互了解。”他说,从小他就很喜欢中国历史文化,如今林川自己与弟弟都在中国学习。
美国留学生安仁泰说,古丝绸之路是一条重要的历史通道,连接东西方,促进商品和文化交流。“相信从历史中走来的‘一带一路’,会以文化交流为纽带,推动合作共赢。”
传统文化魅力绽放
以“中文美在哪里”为主题的文化体验活动日前在广西群众艺术馆举办。活动包含广西民族文化展示体验、节气小课堂、中国书法体验等环节。在广西民族文化展示环节,留学生与广西各民族的文化志愿者共赏芦笙、壮族迎宾舞,沉浸式感受广西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在广西民族文化体验环节,留学生品六堡茶、学非遗棕编、唱广西山歌、观看广西民族民俗节庆摄影展等;在节气小课堂,留学生通过朗诵中文诗词等方式,了解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时令、气候、物候等传统文化知识;在中国书法体验环节,留学生欣赏书法家现场挥毫泼墨,握起毛笔学习中国书法的技巧和要领,深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活动现场,乐声、歌声、朗诵声不绝于耳,茶艺、书法、棕编等技艺引人注目,留学生在广西文化志愿者的指导下,亲身体验自己感兴趣的文化活动。
泰国留学生珍珠在广西少数民族乐器芦笙的伴奏下,带来了一支优美的泰国传统舞蹈,观众掌声、欢呼声不断。“虽然我并不认识芦笙这个乐器,但今天伴着它的乐声起舞特别有感觉,这是一次完美的结合。”珍珠说,这次活动让她体验到了中国多姿多彩的文化,也感受到了中国人民浓厚的情谊,她会将这里的故事带回泰国,分享给更多亲朋好友。
让留学生成为文化使者
在陕西西安华清宫内,一批外国留学生换上华美的汉服,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汉文化之旅。兴奋之余,众多留学生拍照记录这美好的瞬间,并用毛笔写下对华清宫景区和所就读的西安财经大学的感谢语。
陕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同时也是教育资源大省。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有钟楼、城墙、大雁塔等诸多承载历史印记的地标性建筑和一大批备受游客喜爱的人文景区,还有60余所高校汇聚于此。越来越多前来求知的海外留学生,被这里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吸引。对此,包括西安财经大学在内的不少高校因势利导,为留学生设置文旅课堂,让他们深入了解陕西的历史文化及民俗风情。
“我们要通过你们,让更多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陕西的历史底蕴,推动文化交流与合作。”西安财经大学副校长李佼瑞这样鼓励留学生认真学习和体验,努力成为中华文化充满活力的传播者。
在华清宫环园广场上,留学生向秦腔表演者学习秦腔表演。他们认真学习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唱腔,感受中国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米可和来自孟加拉国的卡妮诗对秦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主动学起了转手帕等动作,他们表示要将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带回自己的国家。“秦腔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旋律和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学校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推广,让我有机会领略中国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来自巴基斯坦的马利克说。
在华清宫龙石舫,留学生观看了唐茶表演。茶艺师精湛的技艺、优雅的仪态佐以淡雅的茶香,让留学生陶醉其中。他们纷纷表示,要通过各种渠道将高雅的茶文化与更多人分享。
“穿汉服、学戏曲、体验皇家温泉……这次活动太有趣了。我要将我的经历分享给我的家人和朋友,让他们也远程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让他们有机会一定到中国、到西安来。”来自孟加拉国的赛迪激动地说。
“留学生教育是我校优化全球布局,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国际合作,推动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们持续举办系列文化体验活动,让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文明有全面系统的认知,做有‘中国情结、创新情怀、人类情感’的来华留学生。”西安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高林安表示。据悉,近年来,西安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以《现代中国》课程为示范,不断提升留学生教学质量、打造留学生教育品牌。课程自开设以来,先后赴长安唐村、丝路欢乐世界、西安易俗社、汉阳陵博物馆等教学案例地,开展以乡村振兴、文化传播、戏曲艺术为主题的教学内容,使留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陕西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更加努力地学习中文和中华文化。
“除‘走出去’外,我们还坚持‘请进来’,邀请校内外知名学者给留学生带来多样化的文化课程及互动交流。”西安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郝俊卿表示。
“看到中国广阔的发展前景,我要继续勤奋学习,做好中国故事的亲历者、建设者和讲述者,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促进中俄友好交流的使者。”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高月参加了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国际对话会,并在浙江参观了良渚古城遗址、中共“一大”会址,深入湖州、嘉兴的村落探索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
“像高月这样因为深入走进中国广阔腹地、了解中国文化而自觉成为传播中国可信、可爱、可敬形象的文化使者还有很多。”高林安表示,“接下来,我们将不断提升留学生教学质量、打造留学生教育品牌,继续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主题的教学内容,让留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陕西文化、中华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当好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的青春使者,提升文化陕西、文化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开展职业教育交流合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考察广西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将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的重要内容,把面向东盟开放合作摆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位置,通过部区共建、区域联动,着力构建产教集聚融合示范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是搭建沟通对话平台。成功举办7届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成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搭建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等一批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建设一批中国—东盟技术创新学院、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与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共建中国(广西)—东南亚技术与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二是拓展海外服务效能。支持20多所职业院校协同行业企业走进东盟国家,服务机械制造、纺织、建筑工程等行业企业在海外发展,成立28个海外培训基地,为企业培训技术工人年均超1万人次。职业院校协同行业企业建设海外应用技术研究机构,服务海外工程项目建设和技术研发。如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先后在老挝、越南等国家合作共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试验站,累计培育优良品种60多个,示范推广面积达3000多公顷,培训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达3000多人次。三是探索人才培养多元模式。创新“汉语+技能”“专业+文化”为核心的培养模式,对接东盟国家人才需求。如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在“桂海商学院”中泰合作办学项目中,构建“汉语+商务文化+技能+就业”的一体化中外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新模式。
四是共建共享教育资源。与东盟国家院校共同制定专业标准42个、课程标准207个、岗位标准21个、技术标准99个。建成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云平台,提供音频、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式的共享资源服务,认定并共享国际化教育资源199项。如中泰两国学校合作编写的《电子商务导论与运营基础》《电子商务运营实务》《电商数据化运营》等“中文+职业技能”电子商务系列教材在泰国出版,并被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认定为推荐课程,面向泰国82所职业院校推广使用。五是通过“一展”“两看”“三基地”打造“留学中国·学在广西”品牌。“一展”即每年组织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高校,赴东盟国家举办“留学广西”国际教育展。自2004年以来,已先后在越南、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菲律宾等7个东盟国家举办25场“留学广西”国际教育展。“两看”即组织“东盟留学生文化节暨东盟留学生百名家长看广西”和暑假企业见习等人文交流活动,增进东盟留学生对留学广西的认同。“三基地”即在乡村、城市、企业挂牌成立留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实训基地,让东盟国家留学生走进八桂大地,走进高新企业,加深对中国国情的理解,增进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
向世界讲述重庆
6月24日—25日,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指导,重庆市合川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重庆国际之窗文旅有限公司承办的“你好!重庆”国际学生合川文旅感知行活动举办。
活动期间,来自泰国、越南、马来西亚、俄罗斯、埃塞俄比亚、苏丹、哈萨克斯坦、斯里兰卡、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10个国家的近50名国际学生参加了“这就是合川”主题课堂教学,走进合川钓鱼城、南普剧场、合川峡砚博物馆深度体验,寻找重庆自然与文化融合之处。学生们还欣赏了川剧变脸、长壶茶艺、手影等传统戏剧表演,体验中国戏剧的独特魅力,学习了非遗“合川峡砚”制作技艺,体味诗人杜甫“幸为达书贤府主,江花未尽会江楼”的人生旷达。
按照课程计划,活动结束后,国际学生将制作相关视频、撰写学习报告,并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合川文化和旅游,“向世界讲述重庆”。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推出的“向世界讲述重庆”之“外交官说”“旅行商说”“外媒说”“外企说”“侨胞说”“重庆人说”“留学生说”七大主题活动全部亮相。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将继续邀请外籍人士深入景区景点、演艺和非遗场所,深度体验重庆美景美食,了解重庆特色文化。
迄今为止,海外留学生来华求学已有七十余年的历史,留学生们把自己编织进中国故事的脉络之中,已经从中国故事的旁观者、转述者,转变为中外友好故事的亲历者、共创者,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纽带。这些来华、知华、爱华的留学生,既能将中国、区域与世界各国的学子、专家、名人和有识之士联系在一起,促进大家互通有无、交流共进;又能在数代留华校友中发挥重要作用,强化共同身份认同,深化国际各界与中国故事的情感联通,实现思想包容、文化互融与文明共荣。
留学生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参与者,不仅承载着本国的形象,还能在国际舞台上讲述和传播中外友好故事。他们的经历和见解,无疑是促进世界各国民间交流与理解的重要力量。世界各国的来华留学生,已经成为讲好中外友好故事的一道妙笔。
图片提供:除署名外,由文中相关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