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时报电子报

2025年4月11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1-0133

西部时报头版 习近平向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第九届峰会致贺信 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李强主持    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出席会议  中国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 甘肃助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四川首部地质灾害防治专项法规5月1日起施行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西部时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川首部地质灾害防治专项法规5月1日起施行

为全国地灾防治立法提供“四川经验”

为系统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范能力、夯实筑牢四川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安全堤坝,日前,四川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下称“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多个亮点体现“四川特色”

据统计,截至4月3日,四川全省登记在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近1.9万处,不同程度威胁着92.6万人生命财产安全。针对四川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例设计了多项特色内容。

条例明确“省市县乡村组点”七级责任,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主责、行业监管、专业支撑、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体系。同时,将地质灾害风险区动态调查纳入条例,明确风险区管理要求。此外,条例注重强化地质灾害防治主体监管,创新将信用监管制度应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监管。

条例备受关注的一大“四川特色”,是注重“搬治结合”,单列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章节,将四川避险搬迁实践经验上升为法规规定,全链条细化避险搬迁工作流程,保障搬迁群众合法权益。

针对现实痛点“对症下药”

预警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一环,是群众避险转移的“发令枪”“指挥棒”,也是条例中的高频词。“在条例起草审议阶段,我们就着重加强预警平台建设、预警制作发布、预警信息传递、预警闭环响应等全流程管理,通过条例,进一步明确地质灾害预警的制作发布主体、程序,规范预警联合调度机制,强化响应处置闭环管理要求。”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谢安军表示,自然资源厅将细化落实条例的具体办法、工作制度,构建“1+N”配套制度体系,结合新一轮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摸底调查成果,有序推动人口相对密集、风险较高等区域“应搬愿搬”群众搬迁安置,推动受威胁村(居)民从源头彻底摆脱地质灾害威胁。

在应急处置中,地灾转移安置是难点,如何防范村民返回灾害点是痛点。对此,条例明确规定:“接到报告的当地人民政府、村(居)民委员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动员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村(居)民以及其他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可以强行组织避灾疏散。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避险转移工作,主动转移到安全地带。地质灾害危害未得到控制或消除前,被转移人员不得擅自返回”。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董绍棠表示,接下来将通过广泛宣传,探索推动应急处置模块化、模板化、机制化等方式,不断提升应对地质灾害能力水平。

(刘 佳)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西部时报报社 版权所有:西部时报
京ICP备:2023038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