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 骏
位于渝东南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是重庆最偏远区县之一。因为地处武陵山腹地,交通不便,开放型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如今,秀山为何摇身一变,成为各类物流试点“先行区”?答案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武陵山班列(以下简称武陵山班列)。
“这是渝东南地区首个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组织中心主任刘玮介绍,武陵山班列的出现,不仅为秀山开放型经济发展打开了一扇门,也为整个武陵山地区提供了一条与世界相连的物流线路。
闭塞小城”实现出口班列梦
从地图上看,秀山位于渝鄂湘黔交界处,可辐射四省市18个区市县近700万人口。早在2009年,秀山就开始建设物流园区,逐步构建起辐射周边的物流网络,成为该区域的商贸物流中心。但这并没有让秀山的开放型经济有明显起色。
秀山县内和周边部分企业,其实是有出口需求的,但因为缺乏开放通道,存在很多地区有的“通病”——企业出口大多选择“内贸”路径,即通过公路、水运等方式,把产品运到沿海等地卖给当地企业,再贴上对方的品牌标识出口。
如此一来,这些产品的出口数据都落到了其他地区,也直接导致秀山那些年的外贸进出口值几乎为零。
“开放是发展的必然之路,秀山必须与世界更好接轨。”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县通道经济发展中心主任雷钧友说。
西部陆海新通道,带来了契机。2017年9月,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常态化开行,我市多个区县相继开出班列。秀山闻讯而动,谋划开行一条线路,从武陵山区直达广西钦州,然后出海。
2019年,秀山组建了专班,积极走访县内和周边地区的企业,尽可能筹集货源。专班成员走访了近200家企业,收获甚微。
2021年10月,主要装载水泥等建材的武陵山班列正式从秀山发出,这座“闭塞”的小城,终于实现了对外开放的“班列梦”。
大家没想到的是,梦想刚启航,新冠疫情的影响开始扩大,武陵山班列陷入停滞状态。
“双向互通”让班列持续稳定运行
班列虽然停滞,秀山却没有停下相关工作。2023年,秀山决定重启武陵山班列。这一次,秀山的目光首先投向“回程班列”。
据介绍,秀山周边有大量矿石、化工产品的进口需求。同时,贵州松桃、沿河等周边区域,也有大型饲料加工企业,需要从国外进口玉米。
按照这一思路,秀山聚焦矿石、玉米等货物进口需求,开始组织回程班列货源。因为前期准备充分,2023年6月,武陵山班列回程班列如期开行,这标志着武陵山班列成功实现双向对开。
万事俱备,武陵山班列“一路狂飙”
货源有了,班列也稳定了,秀山又未雨绸缪,开始统筹“箱子”事宜。这并非杞人忧天。集装箱是物流通道的“珍贵资源”,秀山整体运量不如团结村等站场,不可能放很多空箱“等待”装货。但如果在企业需要装运货物时,站场没有足够多的集装箱,班列开行的时效性就会受到影响。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中远海运适时地出现了。“这两年秀山在武陵山班列以及开放型经济上的发展,让中远海运刮目相看。”雷钧友说。
在中远海运看来,秀山已经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在重庆的一个重要枢纽点,可以辐射渝东南以及周边省市,后续大有可为。
为此,中远海运为武陵山班列提供了一项定制服务:集装箱随用随取。简单来说就是,只要秀山需要,中远海运可以立刻安排集装箱过来。
2024年,秀山的“开放之路”开始向多个线路拓展:首发了中欧班列“武陵山号”、水果出口东盟公路班车、东盟水果进口公路班车、秀山至深圳冷链专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