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时报电子报

2025年7月18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1-0133

西部时报新闻●综合 见证多元文化交融   “西夏陵”走向世界 成都、西安成为入境外国人热门打卡城市 西部大事 西岭千秋雪 大邑万象新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西部时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岭千秋雪 大邑万象新

■图文/大邑县人民政府

大邑县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部,地处成都平原向川西北高原的过渡地带,距离成都市区48千米,土地面积为1284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大邑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公元前314年,秦在今大邑县区域设为临邛县地。唐咸亨二年(671年),大邑正式建县,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此后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建置基本无变化,多数是作为邛州属县而存在。1983年5月,温江地区建制撤销,大邑县划归成都市管辖,至今未变。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大邑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逐渐降低,依次出现山区、丘陵和平原三大地形区,具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貌结构。邛崃山脉由西北向东南穿越过境,西北部最高处是西岭镇境内的苗基岭,海拔5364米,为成都市第一峰。

气候特征:大邑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日照较少,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1℃。

水文水利:县内水系发达,河流纵横,溪河众多,主要自然河流有7条,属岷江和青衣江水系,水能蕴藏量18.5万千瓦,地表水资源量11.2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3.3亿立方米。

文化底蕴

宗教文化:大邑县是中国道教发源地鹤鸣山所在地,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同时,雾中山是佛教南传第一站,佛教文化在此也有着深厚的根基,儒释道文化的交融,构成了大邑独特的宗教文化景观。

三国文化:三国时期,赵子龙曾镇守大邑十年,锦屏山的子龙墓祠是三国文化在大邑的重要体现,吸引着众多三国文化爱好者前来探寻。

民俗文化:大邑县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如西岭山歌、大邑狮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了当地独特的民间艺术魅力。

旅游资源

西岭雪山:因杜甫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而闻名遐迩,是南方唯一的全国首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也是全国距离千万人口大都市最近的、最温暖的高山滑雪场,可容纳5500人滑雪、玩雪。

安仁古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现存清末民初建筑达30万平方米,71家博物馆构筑成全国最大的博物馆聚落,1000余万件藏品汇聚了世界文明精华,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博物馆小镇”。

新场古镇:四川规模最大、保护完好的西蜀水乡古镇,有着“天府水乡”的美誉,古镇内古街古巷保存完好,传统的川西民居建筑风格独特,展现了浓郁的川西民俗风情。

花水湾:以温泉而闻名,这里的温泉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是休闲度假、养生保健的好去处,被誉为“天府奇汤”。

鹤鸣山:道教发源地之一,山上道观林立,古迹众多,自然风光秀丽,是探寻道教文化、感受道家养生理念的绝佳之地。

雾中山:作为佛教早期传播地,山中古刹钟声回荡,千年古柏郁郁葱葱,充满了神秘的宗教氛围。

特色物产

农产品:大邑县是中国重要的粮油、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产区,地理标志产品有安仁葡萄、 江青梅酒、大邑金蜜李、安仁蓝莓、西岭佛手瓜等,农产品种类繁多、特色突出。

美食:唐场豆腐乳口感细腻、味道鲜美;大邑榨菜香脆可口、风味独特;王泗白酒醇香浓郁、回味悠长,这些美食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

中药材:大邑县还盛产大邑黄连等中药材,在中医药领域也有着一定的知名度。

经济发展

近年来,大邑县经济发展迅速,2024年,大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3.41亿元,同比增长6.2%。工业已形成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型材料和绿色食品为主的产业格局。同时,大邑县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推动了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旅游产业经济长期排名川西各县前列。

城市建设

大邑县以建设“雪山下的公园城市”为目标,持续推进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作为成都市唯一的全域川西林盘保护修复示范县,大邑通过天府绿道串起了众多精品林盘,打造了成都西湖公园等生态景观,构建了多梯级的山水田园城镇骨架,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版权单位:西部时报社 版权所有:西部时报
备案号:京ICP备202404217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