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保有量及增量均居世界首位
本报讯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10月1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25年9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6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达3.6亿辆,驾驶人数量达到5.5亿人,机动车、驾驶人总量及增量均居世界首位。王强表示,公安部持续深化公安交管行政管理服务改革,累计创新推出160多项高效便利的服务举措,减少民众企业办事成本1000多亿元人民币,有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公安部准备于11月1日在全国全面推行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一件事”,同时推出6项公安交管“一网通办”服务新措施,提升公安交管服务质效,更加便利民众办事出行。 (郭超凯)
市场化收购已占粮食收购量九成以上
本报讯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1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表示,组织好大规模的粮食收购,市场和政府协同发力是关键。市场化收购,已成为粮食收购的“大头”,占到了收购量的九成以上,有效发挥了畅流通、增活力的作用。政策性收储,包括对小麦、稻谷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和对相关品种组织各级各类储备收储,有效发挥了稳预期、兜底线的作用。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坚持市场化取向和保护农民利益并重,深入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着力激发市场购销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对重点粮食品种在主产区开展政策性收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保护农民种粮利益。 (方经纶)
前三季度新批准发布891项国家标准物
本报讯 据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前三季度,我国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891项,同比增长75.7%。国家标准物质批准发布数量实现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经营主体通过提升标准物质研制生产能力,逐步建立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机制,成为国家标准物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从标准物质批准发布数量来看,企业在标准物质研制生产环节仍稳居主体地位,标准物质研制生产企业紧扣市场需求,为满足产业精准测试需求作出突出贡献。科研事业单位更加注重高端技术需求,研制生产的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截至目前,市场监管总局已累计批准发布19349项国家标准物质,标准物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稳居国际第一梯队。 (李晶晶)
“2小时重庆”将于2027年全面建成
本报讯 10月13日,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主任何庆在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小时重庆”交通圈已基本建成。“2小时重庆”交通圈指的是重庆中心城区到29个远郊区县,依托铁路或者通过“铁路+高速公路”组合的方式,通行时间在2个小时以内。何庆表示,预计到2027年,建成通车成渝中线高铁、渝西高铁、渝万高铁、成达万高铁这4条高铁线路。通过渝西高铁,重庆中心城区到城口实现2小时可达;通过渝西高铁衔接巫云开高速,或者通过渝万高铁衔接郑渝高铁,再衔接奉巫高速,就可以实现重庆中心城区到巫溪的2小时可达。届时,2027年“2小时重庆”交通圈将全面建成,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再助力。
(张 旭)
内蒙古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单倍体干细胞制备牛羊
本报讯 10月7日,内蒙古大学教授杨磊、李光鹏团队与同济大学高绍荣院士团队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研究成果:研究团队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单倍体干细胞制备牛羊,并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反刍动物单倍体育种策略,育种周期缩短95%,将全面推动反刍动物育种产业升级。这项研究为反刍动物育种带来根本性变革。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育种技术是保障全球肉奶供应、提升畜牧业效益的关键。然而,传统生物育种技术过程复杂、耗时长,且克隆胚胎成活率极低,严重制约了新品种培育效率。 (高 平)
甘肃出台方案助力培育数据市场
本报讯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甘肃省数据市场培育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要推动数据产权登记凭证作为开展或参与数据流通交易、数据资产入账入表、融资担保、出资入股等活动的可信依据。建立跨区域数据产权登记信息共享、证书互认机制,实现“一地登记、多地互认”。鼓励具有商业价值的数据集合进行数据知识产权权益登记。根据《方案》,甘肃将用3年时间构建横向打通、纵向贯通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主要目标包括打造一批高质量数据集和数据产品,引育不少于200家数据企业,培育300个以上具有示范意义的数据应用典型案例,形成一批数据市场建设样板。
(曾亦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