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台县人民政府
在四川盆地中北部的腹心地带,绵阳市南翼的广袤土地上,坐落着一座兼具千年文脉与现代活力的城市——三台县。这里北倚涪城,南连射洪,东接盐亭,西临中江,既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也是川北地区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与生态宜居的典范之地。幅员2659.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承载着135万户籍人口的烟火与梦想,95万常住人口在此耕耘奋进,2024年570.07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更彰显着这座城市坚实的经济底气。
从郪国故地到川北重镇
三台的历史根系,深植于先秦时期的蜀国文明。早在两千多年前,这里便是蜀国部落酋长郭王的领地,部落文明的火种在此悄然孕育。西汉高祖六年,郪县正式设置,成为三台境内置县之始,开启了行政建制的漫长历程。隋唐时期,这里迎来发展的鼎盛阶段,始称梓州,与当时的益州(今成都)齐名,同为川蜀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往来商旅络绎不绝,文人雅士云集于此,奠定了“川北重镇”的历史地位。清雍正十二年,因县城以西1千米处的三台山巍峨矗立,“三台县”之名正式确立,沿用至今。数千年的历史积淀,让三台不仅成为一座行政建制延续的古城,更成为承载川北地区文明演进的活态载体,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时代的印记。
文物璀璨与诗韵流芳
辖区内现存5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1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构成了川北地区罕见的文物集群。郪江崖墓群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其规模宏大的墓葬形制、精美绝伦的石刻浮雕,再现了汉代先民的生活图景与丧葬文化,被誉为“汉代石刻艺术博物馆”;云台观则是道教圣地,始建于南宋,历经明清修缮,殿宇恢宏,古柏参天,现存的古建筑群融合了儒释道三教文化元素,是研究古代建筑与宗教文化的珍贵实例。
除了物质文化遗产,三台更因历代文人墨客的驻足而浸润着浓郁的诗韵。唐代诗圣杜甫曾流寓于此,在安史之乱的颠沛中,于梓州写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楼》等传世佳作,“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的狂喜之情,便诞生于这片土地。李白、李商隐、苏轼等文学巨匠也曾在此留下诗篇墨宝,为三台赢得了“川北诗乡”的美誉。如今,这些文化基因已融入城市血脉,成为三台区别于其他县域的独特精神标识。
山水相依的生态家园
三台的自然之美,在于山水相依的灵动与富饶。地处四川盆地丘陵地区,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平坝、丘陵、低山错落分布,构成了层次丰富的地貌景观。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赋予这里温和的气候条件,冬暖少雪、夏热多雨,四季分明的气候让农作物与植被得以蓬勃生长。作为长江支流嘉陵江流域的重要区域,涪江作为境内最大河流,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凯江、郪江等111条大小支流交织成网,滋养着两岸的土地与人民。
丰富的水资源不仅孕育了鱼米之乡的富庶,更催生了19座水电站的梯级开发,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能源支撑。境内土壤以肥沃的紫色土为主,搭配膨润土、石油等矿产资源,构成了多元化的自然资源体系。高森林植被覆盖率让这里成为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城乡之间绿意盎然,生态环境的优良品质,更让三台成为宜居宜业的生态家园。
多元驱动的经济引擎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三台在现代农业领域的成就堪称标杆。粮食总产连续六年稳居全省前三,油料总产连续八年位列全省第一,生猪出栏连续六年全省领跑,三项核心农业指标的亮眼成绩,奠定了其“川北粮仓”的坚实地位。国家级生猪种业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成,更推动生猪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转型。以“涪城麦冬”为代表的地理标志产品,让三台赢得“中国麦冬之乡”的美誉,麦冬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
工业领域,三台已构建起以纺织鞋服、健康食品、生物医药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体系,纺织鞋服、健康食品两大产业集群成功获评四川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到终端产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同时,先进材料、智能制造等新赛道产业加速布局,为工业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能。服务业方面,作为四川省首批“国家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示范县,三台的商贸流通网络覆盖城乡,潼川古城的文旅融合开发、郪江古镇的历史风貌保护、鲁班湖的生态旅游开发,让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新兴增长点,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立体交通与资源集聚
区位与交通的优势,为三台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境内建成绵遂、成巴、绵西、德遂、成都都市圈环线等5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77公里,位居绵阳市各区县第一,形成了连接成都、重庆、绵阳等中心城市的高速网络。正在全面开工建设的绵遂内铁路,将进一步打通三台与川中、川南地区的铁路通道,计划年内开工的南三高速则将强化与川南城市群的联系,一个“高速环绕、铁路通达”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正加速形成。
资源要素的集聚更让三台的发展底气十足。77万劳动力人口中,12万成熟产业工人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支撑,成为吸引企业落地的重要优势。同时,三台先后获评全国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县、国家卫生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国家级试点与荣誉,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为产业升级、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