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70%天然草原存在退化
本报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张金鑫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70%的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一方面是干旱加剧、降水减少、风沙频繁、鼠兔病虫害频发等自然灾害。另一方面是超载过牧、过度开垦、不合理开发建设等人为因素,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平衡,造成草原退化。需对症下药予以修复。张金鑫认为,对于过度放牧导致的“轻度”草原退化,可以实施“围封禁牧与轮牧”自然恢复措施;对于“中度”草原退化,需要实施“植被恢复与土壤改良”的人工辅助修复措施,为退化草原“补充营养”;对于不合理开发导致的“重度”草原退化,一定要严格限制开发活动,同时尽快实施“草原生态修复工程”的“急救措施”。
(欧阳易佳)
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2.4%
本报讯 据海关总署网站消息,据海关统计,2025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1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8.39万亿元,增长7.5%;进口5.75万亿元,下降4.2%。4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84万亿元,增长5.6%。其中,出口2.27万亿元,增长9.3%;进口1.57万亿元,增长0.8%。前4个月,东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2.38万亿元,增长9.2%,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6.8%。其中,对东盟出口1.48万亿元,增长12.6%;自东盟进口8951.7亿元,增长4%。欧盟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我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为1.78万亿元,增长1.1%,占12.6%。其中,对欧盟出口1.21万亿元,增长6.1%;自欧盟进口5635.9亿元,下降8.1%。美国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我国与美国贸易总值为1.44万亿元,下降2.1%,占10.2%。其中,对美国出口1.07万亿元,下降1.5%;自美国进口3699.5亿元,下降3.7%。 (王 震)
2025年将选择约34个城市试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本报讯 为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财政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通知称,2025年将选择34个左右的城市开展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通知要求,扎实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围绕企业需求,突出转型实效;供需双向发力,强化专业供给;鼓励探索创新,加强路径引领;强化机制创新,夯实要素保障;加强经验总结,持续优化举措。
(丘 鹤)
西部“风光储氢”产业基地迎重要进展
本报讯 由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中车”)研制,应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高原风电机组5月11日在中车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成功下线,标志着中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产业最全的“风光储氢”一体化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了清洁能源装备“青海有、青海造、青海用”。该高原风电机组及其配套的储能系统,主要针对高海拔、高湍流、强风沙、低温低压等极端环境研发设计,能够在严苛条件下保持安全高效运行。新投产的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一期已建成储能系统与风电整机制造车间,后续还将逐步完善风电叶片、塔筒及电气装备等产业链布局。 (孙 睿)
第七届西洽会将于5月22日举行
本报讯 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西洽会”)将于2025年5月22日—5月25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据介绍,本届西洽会以“新西部 新制造 新服务”为主题。大会将分设综合形象展区、国际和区域合作展区、现代化产业展区3大主题展区,预计展览规模11万平方米。西洽会期间,将举办全球采购对接会、“西洽新品”首发首秀活动,邀请全球企业共拓市场机遇,共绘发展蓝图。其中,全球采购对接会将聚焦“精准匹配、全球联动、产业赋能”三大核心目标,全面升级服务机制,重点打造现代化物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消费品工业、金融服务五大产业对接专区,联合国际权威商协会、国家级行业组织及西部省市重点机构,广泛吸纳世界500强企业、跨国集团及“专精特新”企业参与。 (杨 骏)
内蒙古设立1亿元信用融资风险分担资金助企纾困
本报讯 内蒙古设立1亿元信用融资风险分担资金,切实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抵押少、担保不足的困难,帮助企业便捷、高效、低成本获得金融支持。内蒙古发展改革委、内蒙古财政厅和内蒙古金融监管局联合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民营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风险分担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内蒙古设立1亿元信用融资风险分担资金,缓解民营中小微企业“抵押少、担保难”的问题。分担资金实行持续补充机制,所需资金纳入内蒙古发展改革委部门预算,由内蒙古发展改革委拨付资金专户。通过入驻内蒙古自治区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自2024年7月1日起,银行机构向符合条件的民营中小微企业发放的无需抵质押品和第三方担保的纯信用贷款均适用本办法。 (李永桃)
北京新疆实现两地错峰绿电交易
本报讯 随着4月新疆送北京的1200万千瓦时错峰绿电交易量全部完成,北京新疆携手通过“新疆绿电午间发、北京负荷晚间用”的市场化交易新模式,首次实现新疆午后阳光“点亮”北京夜景。此次错峰交易的绿电主要来自新疆阿勒泰、哈密等地区的光伏发电企业,通过特高压直流工程通道向北京错峰输送,主要满足国家大剧院、国家图书馆、首都博物馆等部分电力用户的绿色用能需求。新疆风、光资源丰富,新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亿千瓦。2025年以来,首都电力交易中心通过平台聚合等方式,创新开展省份间绿电集中竞价交易,截至5月初,新疆送北京绿电交易达成电量已经超过3200万千瓦时。 (景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