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时报电子报

2024年1月9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133

西部时报一带一路 中国新能源汽车闪耀“一带一路 外交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申请专利超25万件 缩短20多天! 陆海新通道中老泰跨境铁路双向班列首发 中企承建乌兹别克斯坦煤矿改造项目投产 “丝路心相通”活动在新西兰举办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西部时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新能源汽车闪耀“一带一路

■本报综合报道

中国正在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新版图”,出海大势之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但“走了出去”,也悄悄“扎下根来”。

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从过去的卖向全球,转向扎根全球。而这场转变,也给海外国家带去了新的机遇和变化。

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1月5日,160台苏州金龙海格高端纯电公交出口巴基斯坦交车仪式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据悉,该批订单金额超1.5亿元、总计160辆,是巴基斯坦首次大批量引进纯电公交车。该订单的交付,充分展示了中国新能源客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品牌力,也为共建“一带一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3年7月3日,中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广州广汽埃安生产线下线。

从第1辆到第1000万辆,中国用了27年;而从第1000万辆到突破2000万辆,中国仅用了17个月。同样在这个月,中国半年度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

为中国跃升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立下汗马功劳的,正是新能源汽车。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234万辆,同比增长76.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79.5万辆,同比增长112.7%,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势头空前强劲。

经过十年规划和培育,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具备一定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50%,成为全世界领跑者。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前十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49.9万辆,同比增长96.7%。从出口目的地来看,欧洲和东南亚是“主战场”。目前,中国电动汽车已经占到欧洲电动汽车总销量的约10%。

比亚迪与北欧最大公交运营商Nobina签订64辆大巴订单,这批车辆于2023年第二季度交付,在挪威Nedre Glomma地区投入运营。自2015年与比亚迪建立合作关系以来,Nobina已有超300辆比亚迪电动巴士在瑞典、挪威和芬兰运营。

除了比亚迪之外,上汽集团、吉利汽车、一汽红旗、长城汽车等传统车企,以及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造车新势力均已出征欧洲。此外,还有若干车企蓄势待发,即将进入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

在泰国、匈牙利、沙特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新能源车企与上游供应链企业正在深入当地市场,打造一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以“一带一路”上的泰国为例,在泰国首都曼谷街头,随处可见的都是日系车的身影,而随着上汽、长城、比亚迪等国产新能源车纷纷涌入泰国市场,国产电动车肉眼可见地变多了。

有数据表明,2023年中系纯电动汽车的泰国市场份额有望从2022年的78%增至85%。

不仅如此,这些新能源车很多也都产自当地,一条越发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在当地加速崛起。

2020年,长城汽车买下美国通用汽车的泰国工厂,将其作为东南亚的生产基地并辐射周边国家,此举也带动了蜂巢能源等国产产业链的海外迁移。

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2014年踏上出海路,先后在德国、法国、美国等地设立子公司。2022年4月,其下属公司宣布在印度尼西亚建设动力电池产业链项目;当年8月,宁德时代宣布在首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中东欧国家匈牙利建设工厂。

2023年6月,宁德时代再发公告,称与泰国Arun Plus有限公司达成CTP(高效成组技术)合作协议,助力泰国成为东南亚地区的电池生产中心。

一个月后,蜂巢能源也宣布泰国工厂正式开工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已有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瑞浦兰钧、天能股份、蔚蓝锂芯、格林美、华友钴业、中伟股份等超过10家锂电企业及原材料企业已经或筹备在东南亚开展投资与合作。

拓展新能源汽车“新版图”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期间,一辆辆满载球迷、五彩斑斓的大巴车不时驶过。这些大巴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中国的新能源客车,这支中国“绿色军团”成为保障本届世界杯交通服务的主力军。

据了解,这是新能源客车首次作为主力服务世界杯赛事,也是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中首次大批量引入中国新能源客车。这些新能源汽车大部分由中国宇通客车公司提供。本次世界杯,卡塔尔选择的宇通客车达到1500台左右,其中包括888台宇通纯电动客车,服务赛事相关的7000多名工作人员、志愿者以及超过140万球迷。据介绍,宇通已在全球累计销售新能源客车超170000辆,覆盖澳大利亚、智利、丹麦、法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次中国新能源汽车亮相卡塔尔世界杯,产生的品牌效应,促使那些重视“碳中和”的国家,采购中国的电动汽车。中国新能源客车开进石油大国,是一次中国制造逐渐走向世界甚至引领全球行业发展的“阶段性胜利”,也为中国制造成功出海展示了一条明确的道路。

2023年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期间,海格、比亚迪等中国品牌的电动车为本届气候大会提供摆渡巴士的服务,还有来自广东绿通的约50台电瓶车在大会“绿区”提供接送服务,它们共同构成了大会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停靠点的工作人员一边挥动着手中的指挥棒引导人们上车,一边大声喊道:“这是一辆纯电动巴士!”

来自刚果(金)的参会者刚登上车便感到一阵凉爽。他说:“迪拜的天气很炎热,这辆车带来了十分舒适的搭乘体验,并且这还是一辆电动车。这是一个好主意!我们正在拿出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得知这是辆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这位参会者的惊喜之情溢于言表:“我期待有一天到中国去亲眼看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据了解,在2022年于埃及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期间,就有30台来自中国的纯电动巴士以零故障的完美表现为大会提供了优质服务,累计行驶4.5万公里,接送参会代表达30万人次。

马耳他扎布客运公司不久前从中国引进了一批大型纯电动旅游客车。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马努埃尔·扎布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仅对环境友好,而且质量过硬,引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将有助于马耳他交通发展实现减排降碳目标。

经过多方市场调查对比和前往中国实地考察,扎布最终从中国引进了4辆车长12米、51座的宇通大型纯电动旅游客车。这些车辆已落地马耳他,将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绿色舒适的服务。

据介绍,扎布客运公司是马耳他规模最大的私营客运公司之一,拥有25辆大巴车、25辆小巴车和部分轿车,主要提供校车、旅游客运、机场大巴及出租车等服务。

为紧跟欧盟和马耳他政府加快节能减排和鼓励发展新能源车的步伐,扎布客运公司正致力于绿色转型。这是宇通纯电动旅游客车首次进入地中海岛国马耳他,“以引进纯电动客车为起点,我们着眼于更美好的未来”。

扎布对马中两国在绿色交通领域的合作前景充满信心。“马耳他政府非常期待绿色能源和绿色交通的发展,而中国恰好可以为我们提供合适的优质产品。”

深化与中国新能源汽车合作

作为阿拉伯国家与中国合作的重点领域,能源板块一直深受瞩目,2023年9月在宁夏银川举行的第六届中阿博览会上,新能源汽车成为众多参观者和与会专家、企业代表讨论的新热点。

在博览会的清洁能源展区,数辆造型别致、小巧可爱的新能源汽车引来众多参观者围观,不少参观者拉开车门、坐入车内进行体验。这款小型电动汽车来自浙江宁波的禾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前脸看似与普通小型电动车无异,但个个都背着一个大“书包”。

“这款车主要定位为工具车,车后的大‘书包’是它的货厢,应用场景主要为城市快递配送、农副产品运输、城市售卖和多功能家庭用车等,不同的造型具有不同的用途,可以满足多样化的用车需求。”禾美汽车创始人陈阔说。

在第六届中阿博览会期间禾美汽车已经与摩洛哥水务集团签订了相关协议,明确了购买意向,前来参观的沙特阿拉伯、阿尔及利亚、约旦等多个阿拉伯国家的政府官员、企业家都明确表达了对这款产品的青睐。

在第六届中阿博览会的各大主题论坛上,多名与会嘉宾也表达了对中阿能源合作拓展新能源汽车“新版图”的期待。

科威特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传统燃油车辆的使用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且严重影响空气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阿拉伯国家正在加速转向使用电动汽车,包括阿联酋、科威特在内的阿拉伯国家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鼓励居民使用新能源汽车,这些国家还有引进中国技术建设电动汽车制造工厂的计划。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及出口国,阿拉伯国家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以及广阔的电动汽车市场。因此,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应从贸易、技术、生产和人才等方面,加强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等方面的合作,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新版图”。

2023年10月在中国(重庆)—哥伦比亚新能源汽车国际合作论坛上,波哥大市政府信息通信技术工作人员表示,波哥大和重庆、哥伦比亚和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至关重要。

波哥大和全国其他主要城市深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迫切需要发展绿色能源、可持续的交通,中国可以在这一转变中发挥关键作用。波哥大拥有来自中国的1400多辆电动巴士,规模居拉丁美洲城市之首;而波哥大市希望到2040年实现公共汽车和私人轿车100%的电动化,与中国合作的潜力巨大。

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占哥伦比亚整个零部件进口额的24%,而哥伦比亚有望通过加强与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战略合作,利用哥伦比亚毗邻大西洋、太平洋的区位优势,打造南美洲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配件基地。

重庆拥有长安、赛力斯、睿蓝等20多家整车企业、1000多家零部件企业,在中国西部地区形成了完整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重庆愿与哥伦比亚一道,进一步加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为深化中哥关系贡献更多产业力量。

当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不断扩张海外的市场格局,自然也会选择与它们一起成长、互相信任的国产产业链深入海外建厂。而国产供应商在服务、性价比等方面的优势,也提升了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全球竞争力。沿着“一带一路”出海的过程中,它们还将互相成就、共同成长,见证新能源的持续爆发。

在新能源汽车这条全新的赛道上,中国车企当仁不让地走在世界前列。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西部时报报社 版权所有:西部时报
京ICP备:2023038082号